近日,在東莞打工17年的吳桂春失業后在東莞圖書館的一紙留言,讓無數網友為之動容。他在東莞生活期間除了工廠、出租屋外,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圖書館。他說,“第一次進入圖書館,空調很涼快,書很多,而且讀書真的不要錢。我很希望能繼續留在東莞讀書。”當地政府得知后第一時間回應,并幫助他在某小區找到了一份環衛清潔工作,為他續上了和圖書館的緣分。
溫暖留言與快速回應,傳遞著一座城市的溫度。在吳桂春眼里,東莞圖書館是一個充滿神奇力量的地方,這里既在乎讀者的意見和建議,給人以歸屬感,又能為900多萬外來務工人員定制服務,免費送書到企業。東莞圖書館不僅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家園,更是一個寄托愛與關懷的地方,也正是這樣的溫度與包容換來了吳桂春的溫馨留言。除此以外,當地人社部門不但幫助吳桂春就業,還@吳桂春們,發出溫馨提示,“求職路上,將助你們一臂之力。”雖是簡單幾字,卻讓這座城市充滿了愛與吸引力,讓更多的人愿意選擇留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更多農民工融于城市,安心打拼,一座城市當有足夠的溫度。
疫情當下,解決農民工就業燃眉之急乃“六穩”“六保”之關鍵。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六穩”和“六保”之首,穩就業就是穩民生、穩人心。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中國農民工總量逾2.9億人。農民工群體也是“六穩”和“六保”的關鍵群體。疫情發生以來,許多企業經營困難,不少農民工“無工可打”選擇回鄉,從中央到地方也出臺了多項政策幫助農民工返崗復工。如山東濟南重點圍繞培訓就業技能、解決后顧之憂、提升文明素質,構建起精細化全鏈條管理和服務體系,幫助農民工更好融入城市。下階段,解決農民工就業燃眉之急,各地政府既要廣挖就業渠道,也要在提供精準式服務上著力優化幫扶政策,讓更多的農民沒有后顧之憂。
決勝全面小康,支持農民工就業創業乃鄉村振興動力之源。農民工就業事關脫貧攻堅,事關經濟發展、社會穩定。讓農民工在家門口創業就業可謂益處多多,這不僅減輕了農民工負擔,節省了大量的社會資源,而且也帶動了地方發展,為實現地區脫貧致富夯實了基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我們的目標不僅是讓農民過上好日子,還要讓農民有更多的新期盼,描繪美好生活新圖景。支持農民工就業創業,不僅需要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發掘鄉村價值、引進更多發展項目,為農民創業就業創造更多機會,還需落實落細一批扶持政策,從稅收、信貸等多方面入手,激發農民工創業熱情。(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