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蘇萍
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既是十年來第一個“五一”長假,又有著疫情防控這一重大背景。期間,景區和商場等場所的人流量將會有所增長,外出旅游時疫情防控意識不能松懈,相關部門、有關專家都做了相應的預警、提示。疾控專家提醒盡量錯峰就近出游,以自駕游和戶外游為宜。專家建議盡量選擇一些周邊短途游,避免和陌生人出游或拼團。確保民眾健康出游、安全出行,過一個既有激情有樂趣有收獲又安全安心安逸的假期,需要社會各方共同答好這份“考卷”。
“考”旅游企業責任擔當。文旅行業是受疫情沖擊最嚴重的領域之一,“五一”假期“回補”預期自然尤為強烈。但是,任何一個企業都必須把社會責任挺在前面,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既要在增加假日旅游產品供給、刺激旅游消費熱情方面做足文章,又不能放松“內防反彈、外防輸入”這根弦,做到防控為先、限量開放、有序開放,完善預警、應對機制,不給疫情傳播“趁虛而入”的機會。此前個別景點出現爆棚現象提示我們,要清醒認識到可能滋生的健康和安全風險,增進疫情防控責任意識,提升客流管控能力,切實做到攬生意、防疫情兩兼顧、兩不誤。
“考”游客群體文明素養。文明是旅游生態不可或缺的“風景”,也是保障旅游安全的給力“武器”。被抑制幾個月的旅游消費訴求需要釋放,旅游消費也是為經濟恢復發展做貢獻,公眾“五一”假期踴躍出游,既無可厚非也值得提倡。安全、文明始終是旅游的必要標配,疫情防控非常時期尤應堅守底線、繃緊神經。“五一”出游不僅要在景點選擇、出行方式等方面多一些健康安全考量,而且要把疫情防控中形成的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良好習慣帶上,并且主動配合、支持相關部門采取的健康、安全防范措施,自覺自律、拒絕任性。這既是對自我健康負責,也是對公共利益負責,是維護安全、文明旅游秩序應有的公德素養和公民責任。
“考”職能部門履職作為。疫情防控背景之下的“五一”假期,旅游安全面臨的風險挑戰不言而喻,對相關職能部門而言是壓力更是考驗。確保黃金周旅游安全、有序是落實防控主體責任的必然要求,也是對為民初心成色和服務作風的一次檢驗。職能部門要牢固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嚴謹、務實的作風把好關卡、嚴防死守,不能有絲毫的麻痹大意和消極懈怠。既要加強風險排查,做好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演練,又要加強宣傳引導,做好文明提示,倡導文明旅游新風尚,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交出一份讓群眾滿意的履職答卷。(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