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剛過,春節臨近,正是大家人情往來密集的時候,但是人情消費過多,會出現禮金多,浪費重等現象,給家庭支出帶來很大負擔。過去,買房子、蓋房子算得上是一家人的大事,但如今買房、蓋房每個人都會經歷很多次,您認為喬遷是否還需要大擺宴席呢?
市民田玉寬今年40歲,宿城區屠園鄉人,之前他和妻子一直在鄉下務農,10年前通過朋友介紹,夫妻倆在楚街開了一家面館,通過幾年的努力,終于在城里買了一套房子。為了慶祝,田玉寬在老家辦了酒席,也請了不少親戚朋友過來賀喜。
“2016年的時候我家買房子喬遷的。借錢的親戚朋友都過來。大概當時前面有四五桌人,都是親戚朋友,他們都來了,他們請我,我也要回過去。”市民 田玉寬 說道。
近幾年,田玉寬突然覺得自己出禮的次數越來越多,由于不少親戚朋友還在老家,每次回去還要開幾十公里的車,不僅路途遙遠,而且還耽誤生意,所以他每次都是直接給了禮金或者讓妻子去賀喜。
“那時候都是200塊錢左右,現在他們請我的話,我帶200塊錢就不行了,要給300了,以后如果要買新房子的話,我就不打算再請了,現在家家都有房子。”市民 田玉寬 說道。
今年55歲的尚明忠,是地地道道的宿遷人,也是幸福街道幸福社區的一位黨員志愿者,回想起第一次出喬遷之喜的賀禮,還是上世紀90年代,幾十年的時間,他也見證了大家禮份錢從多到少的轉變。
“開始了份子錢還少一點,10塊啦,后來到90年代,漲到50了,后面又開始漲了100 、200,有時候的經濟壓力比較大,受不了。”市民 尚明忠 說道。
為了減少人情往來,去年,他用拆遷款買了兩套房子,但是沒有請客。
“蓋房子買房子,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歷。我也就沒有請任何人,想減少人情來往,互相來往挺麻煩。”市民 尚明忠 說道。
市民劉鳳是一位80后,她的朋友之間,對于喬遷需要賀喜的情況,已經少了很多。
“喬遷的話我們不要去請人,你家里面的父母兄弟姐妹,在一起聚聚熱鬧熱鬧就行了,沒有必要出份子錢。”市民 劉鳳 說道。
買房、蓋房喬遷的確是一件喜事,但是大張旗鼓的邀請人來賀喜,只會給雙方帶來煩惱,所以市民認為還是應該人情減負,家庭支出也能減負。
“在城里面買房子現在很少像以前那樣要出禮了,幾個朋友在一起聚聚,吃個飯。如果我在城里買房子,不希望朋友過來出禮。”市民 宋呂清 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