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做好2023年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系列解讀(五)
2023年05月24日08:27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無改革無活力,改革在鄉村振興中不可或缺,惟有持續深化農村改革,才能調動起農民的積極性,廣袤鄉村才能煥發新的生機。《關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做好2023年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開展農村改革深化行動,激發活力之鄉蓬勃動能”。
初夏時節,來到泗陽縣穿城鎮顏圩村,一座座農房青白淡雅、一排排大棚整齊排列,一塊塊田地充滿生機……看得見的是鄉村和美畫卷,看不見的是改革在助力。土地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近年來,顏圩村緊抓宅基地改革,并將宅基地改革與農房改善、產業發展綁定,引導農民“上樓”,把大量土地騰出來,發揮它更大的價值。
泗陽縣穿城鎮顏圩村黨支部書記 顏曉舟說:“通過退出宅基地和扶貧資金建設家門口就業廠房,我們建設了3000平方米家門口就業廠房,也建設了4萬平方米的百合和多肉等大棚,這樣為我們村帶來了近60萬的收入,也帶動了留守人員100多名就業增收。”
實踐證明,改革讓顏圩村有效盤活利用了閑置宅基地,推動了富民強村產業興旺?!蛾P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做好2023年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繼續把深化改革作為重要一項?!兑庖姟诽岢?,深入推進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國家、省級試點。
市農業農村局政策與改革處處長 趙聰說:“泗陽縣作為我們國家級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縣,探索了宅基地三權分置制度,創新應用了宅基地跨村安置、競價擇位等機制。推廣了宅基地有償退出地票和盤活利用房票相關的改革經驗,獲得了農業農村部的肯定?!?/P>
好經驗就要復制推廣,《意見》也提出,建立改革項目庫,強化農村改革系統推進和成果集成運用,力爭更多改革事項獲得省以上肯定與推廣。在宿城區龍河鎮江蘇綠冠生態農業,負責人羅凱介紹著企業的發展,2020年他流轉了1000畝土地種植碧根果套種中草藥,由于碧根果成長周期長,收益慢,去年他決定擴展深加工項目,但資金問題卻難住了他。
江蘇綠冠負責人 羅凱說:“因為農業總體來說,它是一個投資期比較長,見效比較慢的企業,所以資金投入量也比較大,上生產線的問題就遇到了一些資金的一個瓶頸?!?/P>
而此時,宿遷市正在全省率先推廣農村資源資產權證化改革,為農業設施確權頒證,不到一周,羅凱就拿到了農業設施所有權登記證,有了這個大紅本,就可以向銀行申請貸款了。“資產”變“資金”,羅凱成功貸款200萬元,現在設備已經下單,等待進廠。
江蘇綠冠負責人 羅凱說:“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我們的一個資金的問題。最早我們都沒有這個概念和意識,但是通過政府提倡來做設施用地的產權備案這塊,我們態度都很積極,周圍的很多的一些朋友啊,從事農業的也都在辦理當中?!?/P>
《意見》提出,鼓勵金融機構加大“三農”領域小微貸款投放力度,按照不低于貸款余額增量的2%提供激勵資金。開展農業新型經營主體“首貸擴面”專項行動,推廣“蘇農貸”等專屬金融產品,啟動“富農易貸”推廣提升行動。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辦理農業設施所有權證書52本,發放貸款1.2億元,切實破解農業經營主體資金上的需求。整體來看,農村改革深化行動從聚力建設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健全鄉村振興要素供給機制、穩固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推進縣域城鄉融合發展四個方面為鄉村振興發展“破局”。
市農業農村局政策與改革處處長 趙聰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聚焦土地制度改革,讓廣大的農民群眾獲得更多的改革紅利。同時我們將進一步持續地深化農村資源資產權證化改革,聯合金融機構舉辦一系列的銀企對接活動,讓更多的農業經營主體享受到我們改革的紅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