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重大項目觀摩記(中):做大項目做強優勢 積蓄產業發展強勁動能
2023年01月30日09:28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對標對表找差距,比學趕超爭一流。1月28日下午和29日上午,觀摩人員繼續深入蘇宿園區、宿城區、洋河新區、宿豫區、湖濱新區等地進行現場觀摩,進車間、看項目、比進展,在學習和觀摩中交流加快項目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在對比和思考中增強加快發展的責任感和壓力感。
大項目引領大發展。觀摩隊伍來到了宿城區南玻院(宿遷)新材料項目現場,項目計劃總投資110億元的大項目,重點圍繞高性能纖維及制品產業,建設一個產業基地、一個技術研發中心和一個新材料產業鏈。產業基地全部建成后,將形成百億級銷售收入,成為江蘇乃至全國最大的新材料產業基地。
抓牢大項目固根基
大項目是穩定區域經濟的關鍵所在,是關系長遠發展的硬核支撐。從計劃總投資260億元的逸達新材料,110億元的南玻院(宿遷)新材料,到85億元中玻新能源材料產業園,50億元的帕為斯特,這些和宿遷市主導產業發展高度契合的大項目,不僅成為本次觀摩中的一大亮點,更是宿遷市狠抓大項目的生動寫照。過去的一年,全市新簽約 10 億元以上項目 149 個、百億級 5 個,繼續保持每天簽約一個億元以上項目的速度。
泗洪縣委書記楊云峰表示:“項目的產業質態之高,體量之大,包括就業稅收產出的貢獻之大都非常讓人震撼。我們泗洪縣也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進一步地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加大產業項目推進的力度,加大產業培育的力度。我們也確定了三個百億級的工作目標,就是要招引百億級的項目,要培育百億級的產業,要發展百億級的企業,使我們全縣的工業經濟再上一個新的臺階,也為全市的高質量發展作出我們泗洪應有的貢獻。”
在觀摩中,“智能”“高端”可以說是高頻詞。這些科技含量高、產業質態優的好項目,既是各地爭先進位、加快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也充分彰顯了宿遷市產業發展的活力與潛力。
科技賦能提質態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第一動力,聚焦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宿遷市以數字賦能為抓手,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不斷加快推動工業經濟提質增效。2022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提高了 3.5 個百分點,新增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 2 家、專精特新“小巨人” 企業 4 家,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率預計全省第一。本次觀摩中,蘇北畝均投資強度最高的IT類項目長電科技集成電路封測基地二期,聚焦智能化的京東云(宿遷)AI大數據智能處理中心、京東智慧城、北斗智能終端制造等項目,都讓人眼前一亮。
市科技局局長呂娟表示:“項目的科技含量高,產業質態還是非常好的。這些企業的全面投產之后,應該說對于我們全市的高產占比會有一個極大的推動作用。作為我們科技局,第一方面做好相關政策的兌現,因為我們2022年的時候,市里出臺了科創10條。第二方面是做好科技人才項目的招引,這是我們所有科技項目的一個基礎。第三個方面,我們就做好創新主體的一個培育工作。第四個方面是抓好我們一些創新的平臺和載體,另外,我們還對一些科研院所也是作為我們今年重點招引的一個方向,為我們宿遷的一些企業做好相關的科技服務工作。”
激活優勢資源,做強產業特色,高質量發展才更有動力。我身后的駱馬湖漁業風情村項目,依托駱馬湖生態資源,以漁文化為主題、農文旅為主線,致力打造產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和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漁業康旅綜合體。預計明年上半年這里將正式開園迎客。
做精特色強基礎
產業有特色,發展才更有競爭力。洋河新區圍繞做足“酒”文章,新引進獵鋒啤酒項目,致力打造獨具中國特色的精釀啤酒強勢品牌。湖濱新區依托生態優勢,打造駱馬湖漁業風情村。各地圍繞自身發展定位和資源稟賦,放大優勢、做足特色,不斷夯實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宿豫區委常委 宿遷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 管委會副主任 孟凱表示:“倍感振奮也倍感壓力。這些項目應該說協同性強、產業關聯度高,為我們宿遷未來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一個十分好的基礎。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宿遷高新區將把招引頂天立地大項目,與招引科技創新中小企業、科技企業齊頭并進,以我們高溫超導磁懸浮項目一季度開工為龍頭,我們相信在2023年時間高新區會實現一個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