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陽:扛旗奪牌 全力打造千里運河最美縣
2022年10月12日08:27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近年來,泗陽緊緊圍繞“強富美高”總體目標,搶抓重大機遇,沉著應對挑戰,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千里運河最美縣”畫卷漸次鋪展。
運河三千里,最美在泗陽。有著5000年文明史和2200多年建城史的泗水古都,在過去的十年里,城市的顏值和實力都有了顯著的提升,目前,縣城建成區面積達到了54萬平方公里、集聚人口43萬人,城鎮化率達到62.44%、十年間提高了13.57個百分點。
20多分鐘的節目,通過記者實地走訪,全方位立體化的展示了泗陽在十年里,城市建設、工業經濟、黃河故道生態富民廊道等所取得的成績和經驗。
泗陽居民孫娟說:“住在大興那邊,離這很近的,來這看病很方便,這是才建設的(醫院),醫療條件越來越好。”
泗陽縣李口鎮“陽光玫瑰”基地負責人趙德友說:“今年是第一年掛果,平均畝產達到1600斤以上,畝產是1萬到2萬元之間。”
泗陽縣李口鎮居民王秀梅說:“我正常都在這里上班,現在就是進行一級果,二級果分類包裝。一天忙下來能賺100塊錢,我感覺還挺滿意的。”
不僅如此,近年來,泗陽愈發認識到,只有認認真真把工業化的路子走好了、走踏實了,才能搞好現代化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通過引建大項目、培育大產業、建強大載體,泗陽的工業規模集聚有了新動能、發展質態有了新提升、科技創新有了新突破、載體平臺有了新飛躍。一大批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中國民企500強等上市公司落戶泗陽。總投資327億元的盛虹新材料項目的落地,標志著泗陽百億級項目實現“零”的突破。
一個廢舊塑料瓶有什么用呢?隨手一丟,垃圾桶是它的最終歸宿。但是在盛虹新材料產業園,它可以華麗轉身。因為這里已經建成全球第一條回收廢棄塑料瓶,循環再生產化纖產品的生產線。
盛虹新材料產業園副總裁孔文龍說:“全部投產后,工業開票預計達到350億每年,納稅10億每年,用工1.8萬人,將成為我市最大的工業單體項目。”
如今,泗陽正成為三千里運河岸線上“實力”與“顏值”兼具的城市。主要經濟指標增幅持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1年,泗陽創造出596.31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較2012年的翻了一倍還多。
泗陽縣委書記馬偉介紹:“和全國各地一樣,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泗陽快速發展的十年,也是變化最大的十年。成功摘得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國家生態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省生態園林城市等‘金字招牌’,被列入國家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縣。十年來,地區生產總值翻了一番、人均GDP突破7萬元、達到中等收入國家及地區水平;財政總收入由2012年的43.5億元增至2021年的117.63億元,增長170.4%;百強縣位居全國116位,兩次獲評全省推動高質量發展先進縣,榮獲國務院和省政府大督查表揚激勵19項。”
市第六次黨代會提出,“支持泗陽建設‘千里運河最美縣’,早日躋身全國百強縣行列”。 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泗陽將全力打造“千里運河最美縣”,展現鄉村業態最美、城市品質最佳、產業循環最暢、生態環境最優、文明程度最高、幸福指數最強的“六最”美好藍圖。
泗陽縣委書記馬偉表示:“在未來十年的規劃展望中,我們提出要建設以‘六最’為支撐的‘千里運河最美縣’。這個目標,是市委、市政府出給泗陽的新時代‘考卷’,是我們進軍現代化的精彩一躍。我們將時刻牢記‘扛旗奪牌’的希冀囑托,努力為全省‘勇挑大梁’、全市‘多作貢獻’扛起泗陽擔當。努力讓每一類群體生活得更有保障、更有尊嚴、更有質量,讓笑容洋溢在每一個泗陽人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