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宿遷深化改革 建功現代化發展之路
2022年09月16日08:28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宿遷,應改革而生,因改革而興。黨的十八大以來,宿遷市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市綜合實力明顯提高,群眾幸福感不斷攀升,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在墊湖村千畝碧根果育苗基地,記者看到豐碩果實綴滿枝頭。今年,該村碧根果種植面積已經擴展到1050畝,畝均年收益達1.5萬元,預計今年可帶動村集體收入100萬元。
泗洪縣上塘鎮墊湖村村民代永說:“現在土地流轉了,每畝地每年一千塊錢流轉費,每個月打工兩三千,收入增加了很多。”
作為江蘇大包干的發源地,2012年,泗洪縣上塘鎮墊湖村把1.15萬畝耕地全部流轉,向農業規模化、現代化轉變。如今,墊湖村人均收入從十年前的8370元提升到2800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300萬元。截至2019年底,全市62.9萬名低收入人口、188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全部穩定脫貧達標,三個省級幫扶重點縣摘帽,三大片區面貌明顯改善。
市鄉村振興局副局長朱殿華說:“十年來,近8萬名干部職工與扶貧開發人口深入結對,累計開展幫扶走訪138萬人次,同時,不斷做大做強富民產業、振興村級集體經濟,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在深入推進鄉村振興的基礎上,宿遷市又在全省率先啟動"放管服"改革。十年來,宿遷審批事項集成改革、"互聯網+(政務)協同"、超級管理員制度等一批首創性舉措先后推出,全面打響"宿遷速辦"區域政務服務公共品牌。以省水權改革試點市為契機,改革創新盤活水資源存量,為解決工業企業用水指標緊張難題;建成38個示范性便民服務中心,實現企業群眾“就近辦、一次辦、網上辦”; 發布審批銜接、審管聯動和放管結合“三張清單”,構建事項協同、數據協同、行為協同和人員協同“四類協同”具體路徑;推出“一件事”常態化辦理,讓群眾辦事跑腿更少、效率更高。
市行政審批局副局長劉洪說:“切實破除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壁壘,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全力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
新時代下,宿遷市提出建設“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區建設,改革創新不斷走向深入。從“不拖全省后腿”到“為全省多作貢獻”的重大轉變,再到“‘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宿遷市確定了建設“改革創新先行區、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江蘇生態大公園、全國文明誠信高地”的發展定位,明確了“走在蘇北前列、快于全省平均、領先區域發展、趕超全國梯隊”的發展追求。
十年來,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719.01億元,較2012年總量提高1.44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22元,比2013年初次調查時增長1.03倍。十年砥礪前行,宿遷這座江蘇最年輕的地級市,正以后發快進的姿態,跑出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