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寵物殯葬師倪亞昌:在悲傷中見證溫暖
2023年06月17日08:55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意外和離別總是突如其來,寵物作為家庭中的一員,陪伴主人走過春夏秋冬,也會面臨著去世的一天。讓寵物們“體面”地走完最后一程,成為很多養寵市民的選擇。寵物殯葬師這份特殊的工作,總是在悲傷中見證著溫暖。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90后小伙倪亞昌,聽一聽他作為寵物殯葬師的故事。
中午,隨著輕柔的音樂,一場寵物遺體送別儀式正在舉行。儀式的主人公是一只四歲的小貓“阿牛”,它靜靜地躺在遺體送別臺上,周圍還有一圈白花,主人輕輕撫摸著阿牛的毛發,做最后的告別。
“阿牛”主人 王先生(化名)說:“做過手術之后狀態不太好,我們泗洪那邊也沒有專業治療心臟病的寵物醫院,我就準備來市里面帶它治療,結果在路上的時候它就不行了,今天是術后的第2天。”
王先生告訴記者,前幾天“阿牛”患上了口炎,在泗洪的一家寵物店進行了手術,在手術過程中,“阿牛”突發急性心臟病,在轉院到宿遷的路上,不幸去世。王先生說,自從工作以來,自己就一個人居住,只有“阿牛”每天陪伴著他,對于他來說,這只小貓已經是家人般的存在。為了體面地送走阿牛,在寵物店的介紹下,王先生找到倪亞昌的寵物火化善終服務店。
“不知不覺,我已經習慣了有你陪伴的日子,送我出門的你,等我回家的你,求陪伴玩耍的你,賴在我懷里撒嬌的你。”念讀過告別詞后,倪亞昌將蠟燭點上,開始為阿牛整理遺容,他先用紙巾輕柔地將“阿牛”嘴邊的血跡擦除,再用棉球細心擦拭阿牛的爪子,將它的毛發梳理整齊。隨后,由主人剪下一撮阿牛的毛發,裝入玻璃瓶,留作紀念。
寵物殯葬師 倪亞昌說:“想讓我們的寶貝,能夠耳聰目明地回到自己的喵星、汪星。這個就是我們的告別證明書,我們的主人可以在上面寫一下,對寶寶想說的話,希望它來生能回到自己身邊,做一個承諾,做一個約定,然后我們用這個特定的顏料,給爪爪上弄一些染料,我們按一個爪印。”
經過了半個小時的告別儀式,王先生的情緒逐漸平穩下來,“阿牛”也被裝進盒子,由工作人員送去火葬場進行焚化。忙完了這一切,倪亞昌的工作才算是結束。說起為何會想到開一家這樣的寵物服務店,那還是因為倪亞昌自身的一段經歷。
寵物殯葬師 倪亞昌說:“實習階段,當時是在南京,在一個公寓里面,我自己養了一只小貓咪。可能是自己的疏忽,貓咪在衛生間的時候,它把潔廁靈給打翻了,當時回到家之后就是看到那個場景,我就是腦子一片空白,它是一只小白貓,然后就躺在整個藍色的一片液體中,它可能因為誤食了潔廁靈,然后中毒去世了。”
寵物離世后,倪亞昌本想把寵物埋在小區的花園里,卻被物業工作人員阻止,擔心尸體腐壞影響環境衛生。看到小貓的尸體沒有辦法處理,倪亞昌十分心痛,最后還是一位保安大爺,幫助他將貓咪的尸體帶回農村,進行了安葬。
寵物殯葬師 倪亞昌說:“其實每個地方都遇到這種問題。寵物突然去世,這種事情該怎么處理。南京,包括上海那邊,已經有很多(寵物殯葬)了,但是我們宿遷是個空洞,我也不在乎這個行業它能不能掙到錢,或者什么,我覺得這個事情得有人來做的,那我就去做。”
今年6月份,倪亞昌和朋友一起,合開了這家寵物火化善終服務店,截至目前,已經有四只“毛孩子”在倪亞昌的幫助下,體面離開。平時,倪亞昌也會將自己的工作視頻發到網絡上,大家對這一行業的看法兩極分化。
寵物殯葬師倪亞昌說:“可能喜歡寵物的人,他就覺得我們做這個事情很有意義。還有一部分人,覺得有點無聊,有點過度。”
根據《2022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的數據,2022年全國城鎮犬貓數量為1.1億只,較2021年增長3.7%,而每年有300萬只寵物去世,為自己的寵物辦一個體面而又溫暖的葬禮,讓寵物殯葬服務成為養寵人士的“剛需”。截至2022年9月23日,全國有近2200家“寵物殯葬”關聯企業。
寵物殯葬師倪亞昌說:“目前從事寵物殯葬大概差不多有三個原因,要么有的人覺得這個行業很暴利,就是能掙到錢,要么就是自己真的很愛寵物。我覺得這個事情去做的話,對自己來說也是一個行善積德的事情,比較有意義。”
寵物的離開,讓我們對失去有了更多的理解,倪亞昌的工作,其實也是在幫主人與愛寵之間做最后一次告別,感受別樣的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