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中秋食田螺,則在清咸豐年間的《順德縣志》有記:“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間認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據分析,螺肉營養豐富,而所含的維生素A又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之所以要在中秋節食之,是因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如今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間,都有炒田螺的習慣。
了解田螺
田螺又名香螺,通常生活在池塘、水田、小溪或河溝里。為滿足人們需要,近年有的地方已發展人工養殖。田螺個體不大,肉不多,其真正的肌肉只是螺口伸出來的頭和足,因此在吃田螺時,我們只吃其肉,棄五臟而不吃。
田螺是卵胎生的,其卵在雌體的輸卵管內受精,并發育為小田螺,然后才生出來。春夏之交,田螺一般都懷仔,所以有“三月田螺一肚仔”的說法。只有六、七月后,田螺的產仔期過去,才慢慢肥壯起來。到中秋節前后,正是田螺最肥滿之時,吃進去又沒有滿腹小田螺仔的掃興之感。
田螺的營養價值很高。據分析,每百克螺肉含蛋白質18.2克,脂肪0.6克,還含有碳水化合物以及鈣、磷、鐵、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其中鈣的含量特別高。
田螺又是一種藥用動物。據記載,田螺肉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明目、利尿、通淋等功效。《本草綱目》說“田螺利濕清熱,止渴醒酒,利大小便;治腳氣、黃疸。”民間根據田螺有“清濕熱、利小便”等之作用,常應用于治療小便不暢、黃疸、中耳炎、痔瘡等癥。但因田螺為性寒之物,故有脾胃虛寒之人不應多吃。
介紹幾道田螺做法,讓大家中秋一飽口福
鮮美的田螺塞肉
主料:田螺
輔料:豬里脊肉 調料:鹽、料酒、香蔥、姜、雞精
做法: 1、將田螺洗凈放入鍋內焯一下撈出,放涼用竹簽挑出田螺肉去尾部待用,香蔥洗凈切成段,姜洗凈切成片; 2、將肉洗凈和田螺肉一起剁成末,放入香蔥、姜、鹽、料酒、雞精調成餡; 3、將肉餡塞入田螺內,逐個放入器皿中,加入香蔥段、姜片、料酒、水放入蒸鍋中蒸10-15分鐘即可。
特點:味道鮮美可口。
爆炒田螺
原料:凈螺肉250克。
調料:烹調油、辣椒醬、花椒、干辣椒、味精、鹽、白糖、香油、料酒、姜、大蒜、蒜苗適量。
刀工成型:田螺去殼取肉洗凈,用鹽、料酒腌好待用;姜、大蒜切成指甲片;蒜苗取蒜白段,用斜刀法切成1厘米長的馬蹄形;干辣椒切成1厘米長的筒狀。
烹調方法:爆、炒。先將腌制好的螺肉用沸水氽一下濾去水分,鍋盛油燒至7成熱下螺肉爆斷生。鍋內盛油少許燒熱,下干辣椒、花椒炒脆、隨即放辣椒醬、姜、蒜片炒香,再投入螺螄肉、鹽、糖、味精、蒜苗快速翻炒,淋入香油和勻起鍋裝盤。
風味特色:香辣味濃,滑嫩爽口。
技術要領:氽螺肉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質老。
枸杞田螺湯
配方:枸杞子20克 田螺肉100克 小白菜200克 姜5克 蔥5克 鹽5克 素油30克
制作:1.枸杞子洗凈,去雜質;田螺肉清水漂去泥,洗凈,切片;小白菜洗凈,切5厘米長的段;姜切片,蔥切段。 2.把炒鍋置武火上燒熱,加入素油,六成熟時,下入姜、蔥,爆香,加入田螺炒勻,注入清水500毫升,用武火燒沸,加入鹽、小白菜;用文火煮6分鐘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田螺肉50克,隨意吃小白菜喝湯。 功效:補肝腎,清熱解毒。用于急性黃疸型肝炎同時患有腎病的患者。
蘆筍香檳田螺
材料:青蘆筍12支、洋蔥碎600公克、罐裝田螺12粒、紅蔥碎10公克、培根2片、面糊120公克。
調味料:(1)白酒60公克、牛高湯150公克、鹽及胡椒、鮮奶油各少許(2)芝士10公克。
烹調步驟: 1. 青蘆筍切段燙熟鋪于盤底
備用。 2. 將洋蔥碎、紅蔥碎、培根碎炒香,再加入田螺及調味料(1)同煮拌勻盛起,淋于蘆筍上。 3. 芝士入烤箱烤至金黃色取出淋于蘆筍上即可。
紫蘇田螺
材料 紫蘇、田螺、蒜頭、姜、辣椒
調味料:味精、鹽
烹調步驟: 1.蒜頭、辣椒先爆香,再加鹽、味精。 2. 蒜、蔥花放入鍋中,再加醬油熱炒,放入紫蘇。 3. 田螺放入熱水燙熟,放入爆香的鍋中熱炒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