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信不立,商無信不興。市場經濟就是誠信經濟,以誠取信才能贏得顧客信任,才能收獲長期豐厚的回報。
日常生活離不開買菜做飯。菜市場作為煙火氣最重的地方,同時也是買賣交易和經營戶比價密集的區域,誠信經營的作用在這里得到了體現。
“我們對顧客所有的菜的品質都是要求比較高的,讓他們每位顧客在拿到菜的時候,回去吃的時候,都保持新鮮度非常高的。”經營戶繆雪俠說。
在信息化時代,缺斤少兩、想要蒙騙消費者的行為很容易被曬到陽光下。做生意最重要的是需要樹立好的口碑,貨真價實,不缺斤少兩成為每個經營戶爭相遵守的品質。
在菜場入口顯眼位置,管理方設置了公平秤,滿足消費者的稱重求證需求。同時,市場管理方也加強誠信管理,杜絕惡意壓價抬價現象,對于缺斤少兩制定了詳細的處罰措施。
“我們每天進行蔬菜調研比價,分析各個蔬菜種類,菜品價格高低,如有發現,故意抬價,將進行嚴肅處理。”華東農業大市場蔬菜區域經理喬亮說。
“如果經我們市場辦查實情況屬實,缺斤少兩欺騙顧客,按照實際購物的價值雙倍賠償,若顧客要求退貨或者換貨,經營戶無條件滿足其合理要求。”西楚農貿管理辦公室主任左亮說。
誠信是現代市場經濟的靈魂,是社會和諧發展的基礎。《文明宿遷“誠10條”》中提倡,做生意貨真價實,不缺斤少兩。就是倡導商家,一言一行不忘誠實守信,一分一毫切記合法經營,一舉一動當思社會責任,維護正常的市場經營秩序。
“營造良好的誠信經營氛圍,離不開商家的守信自律,也需要消費者的參與和監督,全社會動員起來大家共同努力讓誠信經營深入人心、蔚然成風。”宿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計量處處長張華鈺說。
當然,社會整體的誠信經營發展,還需要強有力的監管環節。監管部門落實監管細則,完善行業誠信體系建設,才能讓市場環境達到最優化。
“要求商戶配置合格的計量器具,并定期到法定計量機構進行檢定,未經檢定或者檢定不合格的計量器具一律不得使用。對各類市場交易行為加強執法監管,對缺斤少兩、強買強賣等違法問題嚴管重罰,始終保持強大的執法威懾力,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利益。”宿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計量處處長張華鈺說。
誠信者贏天下,失信者失人心。商家做生意貨真價實,不缺斤少兩是為商的根本,也是基本原則。用誠信和品質贏口碑才能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