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買買買” 警惕詐騙陷阱
2023年03月06日10:47 來源:南通市公安局
年貨節期間,預付定金、湊單滿減、好評返現……各種網購優惠應接不暇。廣大網友在“買買買”的同時,要保持理智,警惕網購詐騙陷阱,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丟件”理賠?小心騙局!
近日,小麗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客服人員,由于小麗在他們網店購買的貨品快遞丟了,將提供理賠服務。小麗回想,確實有一個郵政快遞前兩天顯示到了,但一直沒有送,便答應了。小麗就按照對方的要求在手機上進行操作,打開支付寶并按照“客服人員”說明進行“身份認證”,登錄對方指定的賬號、輸入支付密碼、驗證碼等,還未等她收到所謂的“賠款”,就先收到了來自銀行的扣款短信,小麗被騙走了九千余元。
警方提醒:
請廣大市民在接到自稱是客服的電話時要提高警惕性,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聯系平臺客服進行確認。不要在未核實其身份的情況下,輕易添加好友并進行錢款交易,以免造成經濟損失。
輕松賺錢?刷單詐騙!
近日,小郭在瀏覽二手商品交易網站時,突然有人私聊問他接不接直播帶貨相關的兼職。小郭表現出一定興趣,對方要求小郭下載App并在該平臺注冊賬號,通過該賬號在平臺上連做三天的主播帶貨助力刷單才能開始兼職。該平臺購買助力專區商品需要預存金額,小郭分別預存2000元、1100元、9000元、26000元,購買了四件商品,在購買第五件商品時需要預存74194元,小郭正在猶豫時,接到了銀行客服來電,提示小郭轉賬的賬戶異常,有可能是電信詐騙,現已對小郭的賬戶凍結。小郭發現被騙立即報警。
警方提醒:
網絡刷單本身就是一種違法行為,千萬不要參與。凡是讓你刷單的都是詐騙,切勿點擊不明鏈接、下載陌生軟件,不要向陌生轉賬匯款,如果發現被騙請留存好證據立即報警。
解綁收費?冒充客服!
近日,何女士接到一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某網站客服,稱何女士之前網購時開通會員,如果現在不將會員關閉的話每個月都會自動扣500元。何女士便詢問如何解綁。在對方指導下,何女士下載了軟件,并注冊賬號,隨后退出軟件打開支付寶、微信查看錢包余額、綁定銀行卡等賬戶情況。對方了解到何女士資金狀況后,建議其使用微信綁定的某張銀行卡進行關閉會員,指揮其更改手機銀行登錄密碼,并向指定賬號轉賬23456.8元。對方說必須確認是本人操作,需要先將錢轉到他們的賬戶內進行備案,之后會將錢再給何女士轉回去。何女士輕信了這一套說辭,按照對方指示操作轉賬后發現聯系不上對方,遂報警。
警方提醒:
請廣大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輕信,如果接到自稱客服的電話,務必通過官方平臺核實真偽,不要透露個人信息,不要下載不明APP,不要點擊不明鏈接,更不要向陌生人轉賬,一旦懷疑被詐騙,第一時間撥打110,盡可能挽回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