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客服”,“校園貸”詐騙已升級!
2022年06月22日14:23 來源:徐州市公安局
現在的高校大學生是“網貸”主力軍,許多大學生涉世未深,容易輕信他人,乘坐遭受“套路貸”的重災區,許多上班不久的工作職員,也會因讀大學時注冊賬戶不謹慎,而被嫌疑人以“客服”身份引誘陷入圈套,注意,“注銷校園貸”是場詐騙。
典型案例
1、2022年4月9日,常州梁某接到陌生電話冒充京東客服稱其京東APP上做的校園貸沒有關閉,可能會影響征信,后以要清空銀行卡額度為由讓其把余額轉到指定賬號解除風險,受害人信以為真共計轉賬兩筆,被騙70526.66元。
2、2022年4月8日,南京臧某接到一個自稱京東客服的電話,對方報出報警人姓名及大學學校名稱,稱其名下有個京東花young賬戶是大學期間注冊的校園貸,現要進行注銷否則會影響其征信。臧某信以為真,按要求下載騰訊會議進入對方會議號,對方稱額度清算需進行轉賬交易,指導報警人向指定的銀行賬戶進行轉賬。后還指引報警人在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廣發銀行等其他銀行、支付寶借唄、微信微粒貸中都借款再轉賬至指定的銀行賬戶,臧某意識到被騙,損失:720000元。
3、2022年4月01日13時,南通劉某接到自稱是京東客服電話,對方稱其開通的京東金條學生貸利率過高,超過國家規定,幫其撤銷,其按照對方的要求下載“騰訊會議”APP并綁定中國銀行轉賬47200元后發現被騙。
警方提示:
1、一旦接到此類自稱平臺客服人員的電話,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甄別,應登錄官方網站進行核實,切勿輕聽輕信。
2、謹慎開啟“屏幕共享”功能,尤其是沒有見過面的陌生人提到開啟QQ、云會議APP、釘釘會議的“屏幕共享”功能的,一律不開啟!
3、個人征信歸人民銀行管理,電商平臺上的交易不會影響個人征信!接到所謂的平臺客服提及“貸款賬戶風險”“影響個人征信”等關鍵字,都是詐騙!
4、凡是以任何理由要求轉賬或提供身份證、銀行卡、驗證碼的,都不要相信。
5、96110為反詐中心勸阻預警的電話,當接到時說明您可能正在遭受詐騙,請一定要接聽!如發現被騙,請及時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