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 / 正文
種果樹、收果實就能賺錢?警惕這種新的騙局!
2021年05月13日12:18 來源:淮安市公安局
日前,一款名為“陽光果園”的手機應用以“認購果樹得收益”的方式受到部分用戶青睞,此APP聲稱種果樹、收果實就能獲得至少1600%年化收益,更是與水果品牌“撞名”,吸引部分用戶。“陽光果園”的規則很簡單,用戶下載App后即可購買果樹,果樹的使用期限為一年,一顆普通果樹的售價為100元,每天可收取3公斤果實,每公斤果實可賣出1.5元。不同果樹的產量也有所不同,投資越高產量越大,果實收獲后可立刻售出,但金額積累至100元才能提現,“拉人頭”也能獲取一定金額。然而,本月初,“陽光果園”關閉軟件、攜款跑路。
但實際上,該應用只不過是“碰瓷”各大植樹類軟件,通過傳銷、龐氏騙局等手段結合互聯網噱頭的“資金盤”。參與者投入資金后,不產生任何價值,收益來自后期進入游戲的玩家。經查詢,“陽光果園”的操盤方——廣州市百果園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無法聯系。該公司又與知名水果品牌“百果園”撞名,而百果園集團聲明,自己與廣州百果園無任何關聯。
警方提醒:
類似“種果樹”的騙局還有很多變種,如網上的“養貓賣錢”“養豬賺錢”等,都是空對空的“資金盤”。參與者投入資金后,不產生任何價值,收益來自后期進入游戲的玩家,相當于是“互聯網+龐氏騙局”的新形態。用后入局者的錢補前入局者的收益。為了加快“返本”速度,用戶不得不“拉下線”。而所謂的幣值、收購價格,都是由操盤者隨意控制的。廣大群眾要提高投資風險意識和投資辨識能力,正規涉及資金類的軟件監管非常嚴格,一般都是持牌經營,而這類問題軟件一般沒有任何資金監管,打進去的錢,就像石沉大海。
總共: 1頁
初審:杜亞男/二審:湯娟/終審:馮波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