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入 養老旗號背后有非法集資陷阱
2023年03月11日14:35 來源:光明網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各種養老服務也應運而生,投資“養老項目”,銷售“養老產品”,提供“養老服務”……那么,有沒有一種可能,其中有些所謂“服務”盯上的只是你的養老錢?在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就發生了這么一起案子。
“尊敬的各位來賓,歡迎您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的時間來參加我們公司的年會,今天我們年會的主題是隆重推薦一款養老產業的投資產品,簡單說就是投資養老,不但能夠享受到我們公司養老院的優質服務,而且還能參與分紅,獲得較高的投資收入……”某怡養產業公司的老總鄧某甲正在介紹公司旗下新開的一家養老院。
年會現場人頭攢動,大家都心情激動,臺下的鐘大爺更是對這個項目情有獨鐘,他想,“自己以后的養老生活能有一個好的著落,還能夠賺錢,這可能就是自己辛苦一輩子得到的回報吧?!迸c鐘大爺一樣,年會現場眾多的中老年人在會后排著隊與該公司簽訂了《旅居消費卡合同》,他們相信自己“交上了好運”,殊不知自己卻是“踩進了深坑”。
旅居消費卡的項目取得了眾多中老年人的信賴,鄧某甲等人又生一計,更換公司名稱,讓公司上市,用更大的公司規模吸取更多的社會資金。于是,《股權轉讓協議》《代持股協議》等合同文件的簽約現場再次引發一波簽約熱潮。隨著公司業務不斷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投資人搖身一變,成為公司的業務員,向身邊的親朋好友推銷業務宣傳該養老院,有些甚至直接幫自己的父母、孩子掛名投資。
2018年年底養老院也改建完成并投入運營。投資人朱大爺作為第一批顧客滿懷期待地入住了養老院,然而想象中舒適的養老生活并未如約而至,帶來的卻是無盡的煩惱。
入住沒多久,朱大爺發現養老院的基礎設施建設與高額的入住費完全不相匹配,同時養老院還存在拖欠房東租金的情況,公司老板甚至打起了向入住老年人借錢的歪主意,多次因為水電費、煤氣費向朱大爺打欠條。最后,朱大爺等“入坑”的老年投資人甚至被無情地請出了養老院,部分老年人一時氣憤導致生病入院。
由于近300位投資人為老年人,而他們將自己辛苦一輩子的養老金如數投入涉案養老院,可以說一下子掏空了老人生活的希望。束手無策的老人們選擇向公安機關報案求助。
接到報案后,寧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第一時間向涉案投資參與人詢問受害情況,并對該養老院的經營資質、所屬公司的經營模式以及養老院所在的經營地址房屋的產權等進行深入調查,逐步掌握涉案養老院的集資套路以及證據。海曙區人民檢察院也提前介入該案,派專業承辦團隊引導公安機關合法規范取證,爭取在偵查階段查明涉案資金去向。公安機關在調查清楚養老院的犯罪事實后,及時對涉案公司的老板鄧某甲及鄧某乙進行抓捕,并將案件移訴至檢察機關。
2022年6月24日,海曙檢察院受理了犯罪嫌疑人鄧某甲、鄧某乙、向某某等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一案。
近日,經海曙檢察院提起公訴,海曙區人民法院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依法判處被告人鄧某甲有期徒刑四年三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30萬元;判處被告人鄧某乙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兩人均未提起上訴。
據了解,自全國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海曙檢察院已收到市專項辦移交涉養老詐騙線索5批共計14條,均已核查并辦結。同時由海曙檢察院牽頭,聯合海曙法院、海曙公安分局等8家單位會簽《關于建立打擊整治養老詐騙行刑銜接工作機制的意見》,進一步完善涉老案件線索移送、信息共享、配合執法司法調查等機制,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有效銜接,在打擊整治養老詐騙行動中形成共治共建合力,切實維護老年人財產權益。
檢察官提醒社會公眾,遇到養老類的項目宣傳,千萬不要盲目輕信,尤其要警惕以提供“養老服務”、投資“養老項目”、銷售“養老產品(保健品、收藏品等)”、宣傳“以房養老”、代辦“養老保險”、開展“養老幫扶”等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項目。此類案件的特點正是不法分子牢牢抓住了中老年人的健康養老需求,許以較大的利益誘惑,從而騙取巨額社會資金。許多老年人以為自己勞苦一生,在晚年能遇到投資良機,為自己一生的回報,實則是吃下“有毒的餡餅”。為期半年的養老反詐專項行動雖已告一段落,但是養老反詐的工作不能停止。今日以投資養老利誘公眾,他日定有更具誘惑性和欺騙性的“項目和活動”,因此要始終擦亮雙眼,捂緊自己的錢袋子,不輕信所謂的“穩定高收益”“錯過不再有”,讓詐騙者無機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