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培育是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去年以來,宿遷市圍繞“強鏈、補鏈、延鏈”方向,依托重點地區、重點園區、重點企業、重大項目,進一步明晰產業鏈發展重點,分類分業施策,圍繞"6+3+X" 產業體系,重點培育20條重點產業鏈,有力有序推進,全力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
在龍恒新能源二期項目的施工現場,年前的時候,這里僅僅是鋼結構搭建,但是現如今主體已經基本完工了,預計四月份進設備,六月份就可以實現投產。
二期項目快速推進,一期的生產車間里更是滿負荷生產,數百名員工正趕制著晶科、隆基、晶澳等行業龍頭企業的電池訂單。江蘇龍恒新能源總投資115億元,主要生產高效光伏電池和光伏組件。
江蘇龍恒新能源總經理李強強說:“在今年六月份的時候,我們三期項目會啟動。然后到年底的時候會逐步投產,到2022年的時候,我們整個宿遷的整個基地會全部達產,然后到時候這個產值規模在200億。”
2020年以來,宿遷經開區圍繞光伏新能源產業,招大引強、延鏈補鏈,推進產業集聚發展,百億級重大項目實現“從無到有、接二連三”的歷史性突破。共引進總投資50億元以上項目5個,其中百億級重大項目3個。目前,開發區已集聚了天合光能、龍恒新能源、阿特斯光伏、潤信光電等一批光伏行業龍頭領軍企業,產業規模迅速壯大,區域影響力明顯提升。
宿遷經開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殷峰說:“我區還有一批在談的光伏切片,電池片,及配套項目,2021年,經開區將加強光伏產業在銀漿、背板、鋁型材、玻璃等配套企業的招引力度,在補鏈強鏈上求突破,使光伏產業鏈條更加完善,產值達到400億元。”
產業鏈培育是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去年,宿遷市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在結合現有產業基礎上,提出了產業體系由原來的“5+4”調整為“6+3+X”。 圍繞機電裝備、綠色食品、高端紡織、光伏新能源、綠色家居、新材料六個主導產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數字經濟+X 個先導產業的"6+3+X" 產業體系,重點培育化學纖維、紡織服裝、晶硅光伏、激光裝備、大數據+ 等20 條產業鏈。各地也結合自身產業優勢做大做強,這不,泗陽縣就主攻高端紡織產業。
位于泗陽吳江工業園區的江蘇芮邦科技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一派繁忙,給春日的泗陽大地增添了勃勃生機。目前,該項目正在進行主體及配套工程建設。全面投產后,產能將實現全球第一。
江蘇芮邦科技總經理孔文龍說:“三月中下旬設備安裝單位要進場進行安裝,預計在六月份進行逐機臺逐個系統的調試,在九月份進行投產。投產后將成為年產50萬噸的再生纖維,成為全球最大的再生纖維生產基地,年開票額達到70億,利稅兩個億。”
“十三五”收官,“十四五”開局。20條產業鏈分別圍繞“強鏈、補鏈、延鏈”方向,依托重點地區、重點園區、重點企業、重大項目,由市領導掛鉤聯系,深挖各環節短板、集中力量重點突破。未來五年,宿遷將駛上產業發展的快車道,“工業強市”之路更加明晰:到2023年,20條產業鏈預計可以實現銷售收入超過4500億元;到2025年,實現產值可達到7000億元。形成千億級產業鏈2條、五百億級產業鏈3條、百億級產業鏈15條。宿遷,正向著“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這一目標篤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