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宿遷市宿豫區新莊鎮在推進產業富民過程中,依托新莊草莓園這一地理優勢,積極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帶領村民規范種植、科學種植,幫助農戶豐產增收。
眼下正值西紅柿豐收季。在位于新莊草莓園里的西紅柿示范基地,紅彤彤的西紅柿掛滿枝頭,透著豐收的喜氣,幾名工人正忙著采摘。工人張海俠家住杉河園社區,之前一直在家帶孩子,沒有穩定收入。自打來到這兒,不僅方便顧家,薪資待遇也讓她打心底覺得滿意。
據了解,新莊鎮草莓園共有種植面積5000畝,目前西紅柿種植面積近百畝,有大、小西紅柿兩個品種,全部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大大減輕工人的勞動量的同時,還有效實現了產量、質量雙提升。
“大西紅柿畝產10000斤到15000斤,一年可以種植兩季;小西紅柿是正常是5000斤8000斤?,F在的西紅柿價格在一塊七到兩塊之間,如果說我們按照一萬斤算的話,每畝地的收入也是在一萬七到兩萬多,總體收益還是不錯的?!奔夹g員石英健說。
隨著新莊草莓園發展規模越來越大,新莊鎮還合理規劃種植時間,輪作種植草莓、西瓜、西紅柿、甜瓜等高效農業,讓土地得到全面利用。除了春秋兩季可以采摘草莓,換季過程中甜瓜、西瓜、西紅柿等果蔬也能喜獲豐收,不僅經濟效應翻倍,工人們一年四季也都有活干。如今,新莊鎮還依托“三體一位”農民合作聯社,建立“社區黨委+合作社+農戶”互助合作模式,現已帶動周邊村民700余人就業,戶均增收2萬多元。
“我們還將緊緊圍繞我們產業的優化調整,來進一步增加西紅柿種植的示范效應,同時帶動更多種植戶來學習技術來種植高效的西紅柿種植,這樣為我們產業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也為我們采摘游客增加一部分的選擇。”宿豫區新莊鎮杉荷園社區黨委副書記趙躍說。
總共: 1頁
初審:杜亞男/二審:湯娟/終審:馮波
作者:朱珠 ,吳炳翔 ,宿豫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