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網訊 小小多肉借它迷你的身材、肉肉的長相成為不少年輕人的“心頭好”,也成為不少電商創業者的“金豆子”。在宿城區耿車鎮紅衛生態農業示范園,多肉+電商的組合,成為村民致富的法寶。今天的“同心奔小康”就帶您去那看看,小小多肉是如何讓百姓收獲 真金的。
在宿城區紅衛生態農業示范園的博雅農業發展基地,滿棚的多肉綠植長勢飽滿形態各異,十分吸引眼球。主播唐金鳳正在進行直播帶貨,做直播讓她的收入比之前高了不少,時間支配也更加自由。
主播唐金鳳:“之前我上班的話大概拿四千多一點,現在能拿七八千這樣子。還是挺簡單的,我平常也就在家帶孩子,抽空也來播一播,挺好的。”
像唐金鳳這樣進駐基地的主播,就有50多人,年齡最大的有60歲,只需一部手機就可以直播銷售。除了帶動直播外,基地也可以提供種苗,村民可以在家中種植,進行自主售賣。
博雅農業發展基地負責人李小鵬:“他們現在從我們這邊進貨,拿一些高端的品種,砍頭苗自己去繁殖,然后自己繁殖。”
此外,耿車鎮紅衛生態農業示范園還通過“大戶帶小戶”的模式,對一些小型基地進行相應的幫扶,除了土地上的優惠扶持政策以外,還邀請園區內的種植大戶對他們進行選種、育苗、嫁接等方面的指導,傳授銷售直播經驗。通過“授人以漁”,幫助小型基地 逐步做大做強。
甫艷園藝負責人王甫政:“從植物的引進還有嫁接技術,都是大戶他們一對一的教我們的,陸續的也有周邊的人過來批發,所以說正常一個月的營業額在十五到二十萬這樣子,直播每天帶來的收益大概在三千塊錢左右。”
瞄準打造宿遷城西花卉批發交易市場目標定位,目前,耿車鎮紅衛生態農業示范園涵蓋高端多肉、精品園藝、花卉培植和直播體驗4大片區,已建成42.6萬平方米溫室大棚,入駐企業38家。園區創新的“公司+農戶+電商”聯農帶農機制,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 機銜接。帶動產業鏈上下游10多個行業發展壯大,為周邊農戶提供超過1000個就業崗位,人均年增收2萬元以上,為他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
宿城區耿車鎮紅衛村黨支部書記 、主任王鵬:“下一步我們針對園區的拓展,加大招商力度,扶持主播帶貨這一塊,利用多肉產業圍繞村集體創收,商業富民下一步我們針對園區的拓展,加大招商力度,扶持主播帶貨這一塊,利用多肉產業圍繞村集體創收,商業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