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泗陽縣立足林業優勢,探索多種形式的林下產業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效益好、后勁足的綠色發展新路,而林下套種也成為了農民增收的“綠色聚寶盆”。今天就帶您到泗陽盧集,去看一下那里的林下套種,是如何帶動村民致富的。
在盧集鎮桃果種植基地,2000多畝桃林下綠意蔥蔥,宛如一片綠海,這些都是基地今年剛套種的苕子?;刎撠熑烁嬖V記者,這樣的套種方式,除了可以節約除草成本以外,也大大提高了桃子的產量。
“可以防止其它雜草的生長,保護桃樹的生長。第二,可以降低人工除草,機械除草的成本,每畝可節約除草成本500-600元。第三,可以還改善土壤,作有機肥使用,每畝可提高產量20%左右。第四,苕子成熟以后,種子可采收,來年再種,可以循環利用?!便絷柨h盧集鎮桃果種植示范基地技術負責人李興偉說。
由此看來,苕子不僅為桃樹生長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同時也增加了桃果畝產效益。
“我們基地面積在2000多畝,其中掛果的有1500畝左右,年可產生經濟效益近300萬元,帶動周邊農戶就業200多人。”泗陽縣盧集鎮桃果種植示范基地技術負責人李興偉說。
林下產業興旺也帶動周邊百姓更加富裕,正在忙著給桃樹疏花的黃玉霞告訴我們,在這里做活收入穩定且能照顧家庭。
“在這里做活60塊錢一天,一個月也能拿到一千八九,最多能拿兩千塊錢。地流轉在這邊,830一畝,有200元(一畝)分紅?!便絷柨h盧集鎮桃果種植示范基地工人黃玉霞說。
泗陽縣采用林下套種模式的桃果有約15萬畝,套種包含林菜、林藥、林禽、林畜等多種模式,年產值超5億元。未來紀念,泗陽縣將不斷加強技術服務和管理,提高林下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加大實用人才培訓力度,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林下經濟生產技術培訓,培養一批基層技術應用推廣和管理人才,建立林下產品產前、產中、產后的技術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