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萬物復蘇,這個季節的蔬果最為新鮮味美。連日來,宿遷市各地的春鮮也爭先上市,豐富了市民們的“菜籃子”。這不,在泗陽縣愛園鎮朱家圩村,杭椒迎來了豐收季。
在愛園鎮朱家圩村的百畝杭椒基地的大棚里,成熟的杭椒掛滿了枝頭,村民們正忙著,把一個個翠綠的杭椒摘下,放進身旁的收集桶。今年70歲的村民羅運河,家中有7畝地,如今都流轉給了基地。不僅每年可以拿到固定的租金,還能抽出身到基地里務工。
“我們土地現在都被老板承包了,每年八百元一畝。小孩都在外打工,我們老年人也沒有事,就來做點,跟他們做事一年能賺一萬七八千元。”泗陽縣愛園鎮朱家圩村村民羅運河說。
目前,該基地共有140畝連棟大棚,主要以種植杭椒為主,平均畝產6000多斤。由于種植規模大,產品質量好,深受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青睞。眼下新鮮杭椒少量上市,剛采摘下來,就被上門收購的商販搶購一空。
杭椒種植戶錢勇兵說。“每天就在五六百斤至一千斤左右吧,價格現在還可以吧,三塊四塊錢(一斤),隨行就市,有時候也能貴,有時候也便宜,每畝一季度(收益)在1萬元左右。”杭椒種植戶錢勇兵說。
據了解,杭椒從4月初采收,可一直采收到7月份。該基地已成為當地村民致富的支柱產業。近年來,愛園鎮朱家圩村結合市場需求調整種植結構,發展特色杭椒種植,把農戶嵌入到農業產業發展鏈中來,帶動和惠及低收入戶100余人,人均增收近萬元。
“目前我們朱家圩已形成了以紅棗、杭椒、芹菜這三塊的主導產業,整個面積突破了1000畝,我們每天用工都有200人,能實現年收入1500萬左右。在集體經濟增收方面,能實現20萬元。”泗陽縣愛園鎮朱家圩村黨總支副書記莊波說。
總共: 1頁
初審:杜亞男/二審:湯娟/終審:馮波
作者: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