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充分展示“十三五”以來我市經濟社會改革發展成就,營造“十四五”開局濃厚輿論氛圍,宿遷市委宣傳部、宿遷市政府新聞辦組織開展“輝煌十三五·奮進新宿遷”線上系列新聞發布活動。今天是系列發布活動的第1期,邀請到宿遷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先彥,為大家介紹宿遷市水利工作開展情況。
本次線上發布活動還邀請了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新聞網、新華日報(交匯點)、省廣電總臺(荔枝新聞)、現代快報(ZAKER南京)、揚子晚報、宿遷日報社、宿遷市廣電總臺等媒體的記者參加。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宿遷”系列發布會
宿遷市水利局
(2020年12月2日)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有機會向大家介紹“十三五”期間水利工作的有關情況。首先代表市水利局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我市水利工作的關心、支持、指導、幫助。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我局弘揚認真、頂真、當真“三真”作風,緊扣“六增六強”主線,蹦起來干事業、彈起來守法紀,大力推進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全市水利基礎設施累計完成投資148億元,創成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高分通過國家節水型城市復查,獲國務院“河湖長制工作激勵市”表彰,取得2020年防汛抗旱重大勝利等。
這五年,宿遷水利一以貫之提質效、強監管,把洪水風險防控作為底線,把水資源作為剛性約束紅線,謀劃實施了一大批基礎性、流域性的水利重點工程,建設一批“有溫度的”民生實事項目,解決一批影響河湖生態的歷史遺留問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防洪除澇體系不斷健全。持續加大防洪除澇水利工程建設,夯實基礎、提升標準。先后實施分淮入沂整治、黃墩湖滯洪區調整與建設、黃墩湖地區洼地治理等流域工程,治理古黃河、西沙河等骨干河道230千米,淮河水系防洪標準達到100年一遇,沂沭泗水系防洪標準達到50年一遇,16條區域骨干河道中76%河段達到20年一遇防洪標準。成功抗御了洪澇、臺風、干旱等各類突發災害,實現減免災效益達46億元,特別是戰勝了今年淮河超歷史最高水位洪水、沂沭泗上游1960年以來最大洪峰,實現了“大洪水無大災”。
分淮入沂整治工程拓展區域洪水下泄通道
黃墩湖滯洪區撤退道路建設
2020年新沂河宿遷段高水位行洪
2020年淮河宿遷段超歷史水位行洪
戰勝2020年新沂河、淮河大洪水
二是水源保障能力有效提高。水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資源,我市本地降雨少水資源匱乏,生產生活用水基本依靠長江調水而至,每一滴水都十分珍貴,因此實行水源調配與節水相結合的雙向保障模式。實施了丘陵地區應急水源、工農業節水、水源地達標建設等一批水資源配置工程,至2019年底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較2015年下降28.9%、36.3%。年均調水達16億立方米,尤其是2018年至2020年連續三年遭遇大旱,有效保障了生活生產用水需要。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汛期,我市利用洪水資源,持續向古黃河、西民便河等市區骨干河道實施生態補水,將過境洪水變為本地水資源,實現生態補水6500萬方,為8年同期之最。
創成國家級水生態文明城市
2014年創成國家節水型城市,2019年高分通過復查
打造古黃河生態富民廊道助力洋河新區發展
依靠南水北調水利工程從長江提水保障全市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圖為徐洪河梯級泵站)
高效農業節水
工業節水
駱馬湖飲用水水源地
三是河湖生態保護持續加強。以河長制為抓手,系統推進河、湖、庫、溝、塘生態治理,在全省率先實施洪澤湖退圩還湖,清退洪澤湖圩區37.3平方千米,建成生態示范河道 100條,建成省級以上水利風景區 9個。建成馬陵河等生態示范河道100條,泗陽縣成功入選國家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縣,中心城區尾水導流規模達28.6萬噸/天,為地區經濟發展提供環境空間和生態容量。
河長制工作督查督辦
實施洪澤湖退圩還湖
洪澤湖水域聯合執法
禁采后長效管理的駱馬湖水質持續向好
建成古黃河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六塘河生態河道
世紀河生態河道
海綿城市建設(尚陽城小區城市水泡)
馬陵河整治后變市民樂園
尾水生態處理
四是基層民生水利長足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建設“有溫度”的民生實事項目。推進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農村老舊供水管網更新改造、縣鄉河道輪浚等民生水利工程。全市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到587萬畝,占耕地面積91.1%,旱澇保收農田面積達到545萬畝,占耕地面積84.6%;農村供水入戶率達到100%,實現了“新管出新水”的目標;疏浚縣鄉河道764條,整治村莊河塘446處,恢復提高農村河道引排能力,創成水美鄉鎮6個、水美村莊35個。
全國農業綜合水價改革試點市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
服務農村供水飲水安全
農村老舊供水管網更新改造
縣鄉河道疏浚
杉荷園水美鄉村
劉圩水美鄉村
雙河村水美鄉村
鄉村河道
五是管理服務水平提升有力。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持續保持“兩湖”禁采高壓態勢,高質量完成河湖“清四亂”任務,劃定骨干河湖與水利工程管理保護范圍線4553千米,創成省級水管單位 7個、省級規范化管理小型水庫 19個。大力鞏固國家節水型城市建設成果,創建節水型載體300多個,百威啤酒創成國家級水效領跑示范者,省級節水型社會示范區實現全覆蓋,宿豫區創成為國家級節水型社會達標區。
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河湖長制
全面禁采后,洪澤湖、駱馬湖兩湖水域常態化執法巡查
高質量完成河湖“清四亂”
河湖生態修復
組織全市中小學生參觀水利博物館
助力扶貧村仰化鎮劉澗村瓜萎基地高效節水改造
近日,我局上下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特別是總書記親臨江都水利樞紐視察,察看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和江都水利樞紐運行管理情況,并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確要求,是對水利工作的巨大關懷和永久激勵。下一步,我們將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旗,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三個新”內涵要義,以總書記對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出的總體要求為方向指引和行動遵循,唱響“蹦起來干事業、彈起來守法紀”的最強音,全力建設城鄉統籌、安全達標的防洪減災體系,深入完善空間融合、功能協調的河湖生態保護體系,大力打造高效利用、保障有力的水資源配置體系,“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奮力為“十四五”水利高質量發展開好局、起好步。
記者問答
宿遷日報社記者: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親臨江都水利樞紐視察并作出重要指示。請問我市南水北調和節約用水開展情況如何?
宿遷市水利局:
南水北調工程是國家跨流域優化水資源配置的重大戰略性工程,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水資源保證。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于2013年建成通水,我市境內有中運河、徐洪河2條輸水線路和洪澤湖、駱馬湖2座調蓄湖泊,是南水北調東線調水工程重要節點地區之一。
自南水北調一期工程調水以來,我省每年分兩階段實施年度調水工程,其中2019-2020年度順利完成4.44億方調水任務,累計向山東省供水超47億方。我市在調水期間,認真履行屬地管理職責,統籌做好各泵站管理單位應急處理預案,強化排查和管控,加強調水時段工程管理巡查,順利保障向省外調水水質、水量雙達標任務完成。在送一池清水北上的光榮使命里書寫了宿遷水利擔當。目前,我市正積極配合開展南水北調東線二期工程規劃。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節水優先”方針,深入推進國家節水行動,大力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2015年中心城市創成國家節水型城市,2019年高分通過復查,2020年縣區省級節水型社會示范區實現100%。全市創成各級節水型學校、企業、單位、小區、灌區300余個,省級節水教育基地4處,建成國家級水效領跑者1個(全國僅30個)。
下一步,將修訂出臺《宿遷市節約用水管理辦法》,落實節水評價機制,指導全社會節水工作。進一步抓好節水過程監管,重點加強與住建、教育、衛健、機關事務等行業主管部門對接,做好公共供水領域的用水管理。健全市級定額體系,出臺工業、農業等行業用水定額,在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計劃用水、節水評價、載體創建等工作中嚴格執行,把節約用水工作貫穿到經濟社會各個領域,打造宿遷節水品牌。
宿遷市廣電總臺記者:
河湖安全是城市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來,極端天氣增多,洪澇災害頻發,特別是今年,我市淮河超歷史大洪水、新沂河長時間高水位行洪,請問我市防洪除澇體系有什么規劃和提升?
宿遷市水利局:
我市地處淮河水系中游尾部、沂沭泗水系下游,需承接上游21.3萬平方千米地區來水過境下泄入海。近年來,有序推進黃墩湖滯洪區調整與建設、溧河洼應急治理工程等流域治理工程;完成黃河故道干河治理、西沙河等7條河道區域治理項目;沂南河、泰山河、早陳河等城市排澇河道實施完成,新拆建城南排澇站二站、廈門路二站等4座排澇閘站,城市防洪排澇體系不斷完善。依托現有工程體系,成功抗御了2018年“溫比亞”臺風與泗洪洪澇災害,2019年“利奇馬”臺風與沂沭泗大洪水,2020年淮河流域性較大洪水、沂沭泗大洪水,減免災效益達46億元,實現了“大洪水無大災”,有效保障全市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穩定發展。
“十四五”水利發展將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方針,緊緊圍繞“水美城市、水韻名城”發展定位,把水安全作為水利工作主線,著力解決防洪安全、水源安全、水生態安全等根本性、長遠性問題。規劃實施81項工程,總投資約272.8億元。
其中,防洪減災體系規劃,以流域防洪為重點,統籌骨干河道、易澇洼地等城鄉水利建設,優化聯合調度,全面實施洪澤湖周邊滯洪區建設工程,推進沂沭泗河洪水東調南下提標工程實施,推動淮河水系防洪標準由100年一遇向300年一遇邁進、沂沭泗水系由50年一遇向100年一遇提升、市中心城區防洪標準由50年一遇向100年一遇提升,全面提升防洪除澇能力,建設標準較高、城鄉協調的防洪減災體系,有效防御洪澇災害。
人民網記者:
宿遷因為水而有了靈氣和韻味,宿遷市河湖庫眾多,請問在生態河湖建設方面有哪些舉措?
宿遷市水利局:
我市河湖密集,水域面積占全市國土總面積26%,有湖泊3個,分別為洪澤湖、駱馬湖、天崗湖,骨干河道72條,水庫39座,治水任務重,管水壓力大。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治水管水工作,特別是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以來,我市率先在全省建成市、縣、鄉、村四級河湖長體系,創新設立河湖警長制和鄉賢護水,率先通過省級河長制驗收。全力推動了河長制湖長制從“有名”到“有實”。在推進工作過程中,我市在體制機制建設、河湖管護、黑臭水體治理、水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創新并取得了優異成績,多次獲得部省表彰。
十四五期間,將大力推進“一帶兩湖四片”生態建設,依托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積極推進中運河沿線河道水系治理和水利科技體驗園等水文化載體建設;加快實施洪澤湖、駱馬湖退圩還湖工程,恢復水域面積約158平方千米,推進駱馬湖宿遷大控制三角區生態建設、洪澤湖生態保護修復等工程;實施中心城市、沭陽片區、泗陽片區、泗洪片區水系連通工程,努力維護河湖健康,建設人民滿意的“幸福河湖”。
新華日報記者: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無論是現代農業還是傳統農業都離不開水,沒有水利就沒有糧食安全。請問宿遷市是如何保障和提升農村水利工作的?
宿遷市水利局:
水利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具有穩投資促增長、為民生保穩定的積極作用。十四五期間,突出抓好“灌排設施完善、鄉村環境美化、飲水健康安全”三項民生水利工作。
開展大中型灌區現代化改造,補齊灌區灌排工程基礎設施短板,重點實施來龍等大型灌區現代化改造,實施紅旗、曹廟等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提檔升級,打造“節水高效、設施完善、管理科學、生態良好”現代灌區,保障糧食安全。
加快農村生態河道建設,按照“控源截污、河道疏浚、生態修復、長效管護”思路,推動農村河道向生態河道邁進;建立健全河道管理機制體制,實現農村河道長效管護,發揮農村河道綜合效益。力爭建成656條農村生態河道,實現“河道通暢、水體清澈、岸坡綠化、景色優美、長效管護”的目標,著力提升農村水環境。
加大農村供水水質監測、監督管理和服務能力建設力度,聯合住建、衛健等部門,持續加強鎮村供水服務能力建設,充實基層一線人員,加大信息技術應用,全面提高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斷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現代快報記者:
宿遷市本地水資源短缺,依靠南水北調從長江調水補充河湖蓄水,而駱馬湖、洪澤湖、中運河又是宿遷市重要的飲水用源地,請問下一步對我市水資源配置工程方面還有哪些考慮?
宿遷市水利局:
我市是缺水型地區,我們感覺不到缺水,是因為水利部門在全力保障水源。立足我市水情,我局將進一步科學配置水資源,依托洪澤湖、駱馬湖兩大調蓄湖泊,中運河、徐洪河、淮沭河等三條輸水干線,完善“兩源三線”的水資源配置格局。充分利用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提高用水高峰期和應急供水保障能力;圍繞建設古黃河生態富民廊道,實施水利專項工程,統籌解決生態富民廊道生產生活生態用水;加強雨洪資源利用研究,推進為水資源化利用,提高非常規水源利用水平;優化調整飲用水水源地布局,推進全市水源地提升建設,滿足城鄉飲水需求;積極推進洋河地區水權交易改革試點,保護好地下水源,助力中國酒都生態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