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前發布的《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2025年黃酒行業產量240萬千升,比“十三五”末增長50.0%,年均遞增8.4%;銷售收入達到250億元,比“十三五”末增長38.9%,年均遞增6.8%;實現利潤50億元,比“十三五”末增長138.1%,年均遞增18.9%。
而實際上,同樣是中國酒業協會給出的數據:到2020年末,黃酒產品完成銷售收入預計180億元,比“十二五”末下降1.1%;實現利潤21億元,增長11.2%。
在有著近萬億的容量中國酒業版圖上,黃酒的占比還不足3%。
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傳統酒種,面對新的市場形勢和消費趨勢,黃酒應該用何種方式突破地域重圍、破除傳統認知、觸達新消費人群?面對白酒、紅酒激烈的市場擠壓,能順利實現價值回歸嗎?
1
互聯網增速顯著
95后消費勢頭強勁
“我們應該對產業有一個科學的認知,找準應變的突破點,善于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我們應該以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實踐塑造嶄新的中國黃酒產業。”11月7日,在千年黃酒突圍之路2020年紹興論壇上,中國酒業協會執行理事長王琦如是說。
“今年前三季度數據顯示,規模以上黃酒企業累計完成銷售收入94.61億元,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0.19億元。”王琦表示,長期以來,在整個飲料酒中黃酒仍然是占據市場份額較小的酒種,尤其在后疫情時代加速產業大轉型、大變革的今天,市場發展面臨著嚴峻考驗。
而事實上,近幾年黃酒企業在市場上還是下了不少功夫,取到了一定成效。
從消費區域看,有以江浙滬地區為主的局地消費向全國消費的轉變,進而走出國門;從消費季度看,由冬季單季消費向全年四季消費轉變;從消費人群看,由中老年消費群體向青年消費群體擴張;從消費渠道看,由線下銷售為主向線上線下銷售并存轉變;從消費理念看,從不問品質向追求品牌轉變。
互聯網新渠道擴展帶來的市場增量尤為明顯。
據天貓超市數據顯示,曾經以往被當作低端廚房料酒的黃酒,也逐步擺脫歷史包袱,借著健康和時令概念,不斷提升附加值。
酒業家獲悉,天貓超市300元以上高價黃酒同比消費增長114%,在黃酒消費Top10城市中,非江浙滬地區消費占比高達40%,從年齡分布看,90后尤其是95后消費勢頭強勁,消費人數和人均消費水平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與此同時,CBNData發布的《2020年輕人群酒水消費洞察報告》表明,在健康觀念升級下,以黃酒為代表的健康化低度酒消費備受年輕人推崇。這對黃酒來說無疑是重要的發展機遇。在健康消費理念當道的時下,具有千年歷史傳承的黃酒,還有許多潛力可以挖掘。
2
抓年輕+新零售
多層次、全方位破局
中國紹興黃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愛保認為:“只有把年輕人吸引到黃酒的消費群體中來,黃酒的未來才更有希望。”
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東良則認為,擁抱新零售,在總體宏觀消費動態下,把握定位,黃酒才有好的出路。
毫無疑問,年輕化將成為黃酒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吸引年輕人消費者進入黃酒市場是黃酒企業應該做的課題。而迎合年輕消費者習慣,實現銷售增長的同時,打破地域限制,進行全國化消費群體的擴張,更大程度地傳播黃酒文化,走出固定區域,擴大黃酒的消費群體,提高黃酒產業需求,也是必由之路。
從這個角度來說,電商對于白酒而言是新風口和機會,對黃酒同樣如此。
京東零售集團消費品事業部酒類采銷部總經理陳松鋒分享消費者的線上消費趨勢時提及,可通過產品的高端化、年輕化、特色化,鏈接平臺、數據、渠道,打通人貨場,為千年黃酒突圍之路增磚添瓦。
事實上,過去,黃酒主要消費集中于江浙滬一帶,隨著線上電商平臺的迅猛發展,黃酒品牌在全國下沉的道路上邁進了一大步。
當然,面對復雜的黃酒“頑瘤”,如何實現黃酒的價值回歸,僅靠突圍線上渠道是行不通的,需要的是多層次、全方位突破。
王琦提出了四點突破性建議:“首先,突破中老年消費群體為主的格局,向青年消費群體擴張;其次,突破傳統的銷售區域,切實從江浙滬地區為主的局地市場向全國、全世界市場拓展;再次,突破黃酒就是低端酒的市場認知誤區;最后,突破固有經營理念,不斷提升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在王琦看來,黃酒產業發展客觀上必須進行新舊動能轉換、產業轉型升級,高度重視研究市場,重視營銷,更加注重自身管理,靜下心來把產品服務做到自我感動,沉下身子把市場口碑做到大眾叫好,推動企業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