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五項任務”全面落實 村居環境“一鍵美顏”
2022年06月15日08:25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良好的人居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來,宿遷市緊盯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突出問題,落實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廁所革命、農村水體整治等五項任務,不斷加大治廁、治廢、治水力度,推動新農村活力宜居,向“美”而行。
垃圾雖小,環境事大。在泗陽縣盧集鎮郝橋村,通過垃圾二次四分法,不僅讓垃圾找到正確的“歸屬地”,還能通過分類“變廢為寶”,成為新的資源再次利用。
一大早,保潔員牛仁發來到垃圾處理站,將挑揀好的廚余垃圾倒入卸料倉,經過破碎、擠壓、脫水、發酵等程序,廚余垃圾便可轉化為有機肥,實現資源循環再利用。
“自家農戶也都分好的,如果有的沒分好的,像我們環衛工人下去再去幫分分。第二天把這些垃圾發酵好的,處理到地里,給他們做有機肥?!北崋T牛仁發說。
郝橋村的垃圾分類,可不僅僅是牛大爺一個人在“戰斗”。為做到垃圾日產日清,村里每年投入30余萬元,聘請12名保潔員,通過劃分區域,實行8小時動態保潔制度,實現了環境衛生的制度化、常態化管理。同時,村里還將村民的垃圾分類行為與積分掛鉤,用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變“要我分類”為“我要分類”。
“我們的物業服務人員不定期地上門,對農戶的垃圾分類情況進行考核,每個月通過考核給他相應的積分制加分,通過加分項到我們村委會來兌現一些小的生活用品,這樣來激勵群眾積極地參與垃圾分類?!便絷柨h盧集鎮郝橋村黨支部書記張再廣說。
垃圾分類人人參與,郝橋村并非個例。近年來,宿遷市穩步推進垃圾分類試點建設,全面打造省、市級全域分類試點鄉鎮。全年新增“二次四分”試點鄉鎮(街道)24個、行政村366個。全市農村垃圾集中收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生活垃圾安全處置率均達100%,垃圾分類集中處理率為97%以上,位于全省前列。
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只是宿遷市改善鄉村風貌的舉措之一,圍繞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突出問題,宿遷市還扎實開展農村廁所革命、農村水體整治、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提升等,系統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在宿城區耿車鎮劉圩社區,通過結合當地生態資源,實現了從“觀光”到“休閑”的過渡,鄉村風貌整體提質。
小到一片垃圾,大到鄉村的整個面貌,都有了新的變化。走進水美鄉村劉圩,粉墻黛瓦、小橋流水,亭臺舞榭……詩詞里美好意象似乎都能在這里找到。
在社區的一處涼亭,幾位老者聚在一起,用各自拿手的樂器,奏響了動人的音樂,吸引了不少村民駐足觀看?!包S發垂髫,并怡然自樂”,世外桃源般的場景,讓記者也按捺不住參與其中。
不僅如此,當地還結合特色農業產業優勢,建設了民宿、鄉情館、農事體驗等項目,積極開展多肉節、鄉村大舞臺等活動。在最近舉行的全省第十三屆鄉村旅游節啟動儀式上,共有7個村進行了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的授牌,劉圩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在宿遷市,像劉圩社區這樣的獨具特色的產業村如雨后春筍,沭陽的中閩花海田園綜合體,泗陽的盧集鎮桃果創意農園,宿豫的運河灣休閑農業體驗園、 泗洪的魔法小鎮棠梨花主題樂園……不僅為農旅融合輸入了不竭源動力,還帶動群眾增收致富鼓起了錢袋子,實現了村美民富的雙贏。截至目前,宿遷市共創成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2個、省級主題創意農園39個、康美基地7個,休閑農業年接待游客超2500萬人次……
“我們準備重點挖掘我們耿車一些原有的文化元素,拓展我們的旅游項目,做足我們的旅游產業,依托于我們農業園的這個奇趣多肉、草莓采摘、火龍果采摘等等一些我們互動的一些項目,把我們的這個鄉村旅游項目越做越好。”宿城區耿車鎮劉圩社區紀委書記劉俊堯說。
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作為鄉村全面振興的第一場硬仗。下一步,宿遷將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聚焦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鄉村風貌提升等重點任務,持續改善全市農村人居環境,加快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