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強化項目支撐 黃河故道變身“富民廊道”
2022年04月21日08:26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黃河故道貫穿宿遷市,全長114.3公里,曾經因基礎建設差、沿岸流域窮,而被稱為“灰腰帶”“窮腰帶”。近年來,宿遷市不斷加大黃河故道治理和建設力度,深入實施基礎設施、產業富民、生態修復等項目。昔日的“窮腰帶”,也變身為具有宿遷特色的生態富民廊道。
在位于泗陽縣龍窩潭生態緩沖區項目施工現場,推土機、挖機、拖運車等機械相互配合、緊張有序。該項目是黃河故道生態富民廊道重點生態提升工程之一,距離黃河故道1000米。項目占地3350畝,先期啟動600畝核心區,包括黃河故道文化展示館、宜居生態小鎮示范區等景觀。
泗陽縣龍窩潭生態緩沖區景觀項目現場負責人亢曉娟說:“計劃今年年底前完成水景公園及黃河故道文化展示館建設工作。建成后將原本直接排入黃河故道的城南污水處理廠尾水,通過管網接入生態緩沖區,利用自然水體和生物技術手段,進一步凈化處理,基本達到四類水標準后,作為灌溉用水循環使用。”
生態修復、留住了綠水青山,與此同時,宿遷市還通過實施產業項目帶動富民增收。走進位于洋河新區的斯味特果業福瑞斯分揀包裝中心,只見一只只智能機器手臂來回移動,抓取、分選、打包20個蘋果,全程只需25秒。
江西綠萌科技控股有限公司電氣工程師曾偉榮說:“這套設備是我們國內第一套全自動化六通道蘋果分選線,我們這套自動化設備,包含蘋果的自動化上料,清洗以及分選功能。”
福瑞斯分揀包裝中心項目是斯味特蘋果產業園的配套項目,總投資3億元,建成后貯藏容量可達2萬噸。屆時,斯味特蘋果產業園項目可帶動 800多名勞動力就業,人均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企業每年還拿出凈利潤的5%反哺村集體,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聚焦生態美、百姓富,宿遷市將黃河故道生態富民廊道建設作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推進“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的重大任務,去年累計實施重大項目147個、竣工項目94個。包含新增道路192.4公里,新建高標準農田12.8萬畝,新竣工農業重大項目34個……一個個體量大、效益高的示范項目不斷扎根,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窮腰帶”正逐步變成“富民廊道”。今年,宿遷市還將在黃河故道實施八大重點工程、149個重點建設項目,實施項目總投資451.8億元,黃河故道生態富民效應正逐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