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云端電商讓鄉村經濟駛入幸福高速
2022年02月13日08:23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多肉是不少植物愛好者的“心頭好”,養殖多肉也逐漸變為一種生活新時尚。今天走進素有“宿遷西大門”之稱的耿車鎮,看看當地如何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下,從昔日的“垃圾鎮”蛻變為“全國淘寶鎮”“省級生態鎮”,讓村民們的生活駛入幸福高速。
耿車鎮這個享譽大江南北的宿遷電商小鎮從改革之初的以回收廢舊塑料加工產業起步,到如今逐漸形成區域發展的“耿車模式”。2016年市委市政府徹底禁止了廢塑工業,這也讓耿車切換了發展思路,走上了電商致富的綠色發展模式。
2020年4月,王晶晶和妻子李春梅在鎮村干部的幫助下,在自家地里建起了一畝多地的大棚,并注冊成立了“晶梅園藝”開始種植多肉,通過引進、嫁接等方式渠道培育了30多個多肉品種。
如今在家里動動手指就能賺錢,一年凈利潤就有三四十萬。提起夫妻倆的創業經歷,老王的語氣里滿是自豪與感激。2015年底,宿遷開展廢舊物資回收加工綜合整治,提出“走綠色發展之路”的號召,僅66天,全鎮3471戶廢舊物資回收加工經營戶全面清理到位,一個存續30多年的產業宣告落幕,開啟了向“電子商務”“花木園藝”等特色產業的轉型。
如今的耿車鎮來往最多的就是物流車,這些載著小鎮綠色夢想的快遞從這里發向了全國各地。在“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區建設的推動下,耿車已建成3000畝核心生態示范區、43萬平方米的多肉溫室大棚、培育多肉品種500多個超過1.2億株,帶動當地就業1000多人。
“我們耿車的這個特色產業,多肉產業發展從無到有,到現在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我們將來要繼續加大扶持力度,特別是對這些電商還有培訓,然后實現我們的可持續發展。”耿車鎮農村工作局副局長邱輝說。
“公司+農戶+電商”的聯農帶農機制更大力度地促進了村民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以王晶晶夫妻倆為代表的耿車“新農戶”以敢試能闖的干勁兒,勾勒出一幅幅鄉村振興的生動畫卷,也讓小鎮的綠色芬芳成為宿遷一以貫之的生態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