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科技驅動 “鏈主”做大“鏈群”做強
2022年01月07日08:27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2021年以來,宿遷市全力做大“鏈主” 做強“鏈群”,用一個又一個科創平臺集聚各類創新要素、突破各類技術瓶頸,為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科技支撐。
1月6日下午,位于宿城區的先進光源技術研究院揭牌。該項目是宿遷市首個院士創業項目,由中科院徐紅星院士團隊領銜,與宿遷市激光光電產業高度契合,力爭在未來3年內建成8個以上科技創新團隊,科創人員超過100人,推動多項科技成果在宿城產業化,實現發明專利不少于30項,培育“專精特新”企業10家以上。
中科院院士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先進光源技術研究院院長 徐紅星介紹:“研究院是我們團隊與宿城區人民政府共同設立,致力于服務和解決宿遷激光產業園及周邊相關產業技術難題。同時,研發光源硬核科技,解決國內航空航天、高端芯片等重點領域“卡脖子”問題。未來,研究院將逐步建成國內乃至國際綜合性、市場化的創新孵化高地、人才高地。”
觀摩中記者發現,科創類項目正在催生各地經濟發展新動能。在湖濱新區軟件園,2021年12月份建成投用的藥研社生命科學大數據中心,主要從事醫藥數據標注、藥品數據分析等業務,與超過1500家醫院保持深度業務合作,預計到2023年底,可實現用工人數超500人,年業務收入超3億元,成為省內醫藥大數據產業領軍企業,也將為宿遷市生物醫藥產業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藥研社生命科學大數據中心首席運營官 張云表示:“我們希望把這兒打造成將來大數據的總部,如何把數據變成證據,讓藥品有更好的療效,安全性。”
湖濱新區旅游服務業招商局招商一科科長 陳良杰表示:“藥研社生命科學大數據中心的啟用,必將進一步提升我區大數據產業規模和發展質態,對全市大數據產業發展也具有重大推動作用。”
為做大“鏈主”,做強“鏈群”,宿遷市專門研究出臺規模發展、技術改造、創新驅動、數字轉型、平臺支撐五個方面18條支持企業改革創新的政策。在政策的驅動下,2021年,宿遷先后招引236家國家級科技型企業,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764項,推動20條重點產業鏈規模企業增加到1663戶,新增超10億元企業10戶、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3戶。目前,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558家,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達1688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幅、科技進步貢獻率增幅均位列全省第一。
市科技局黨組書記 局長 王峰表示:“我們2021年進行了七項改革,應該說都在全省率先在做。圍繞工業,我們做了產業大腦,在全省是一個創新,把工業企業的上下游,這個研發的需求、人才的需求和我們地方政府的一些招商引資需求,都在我們的這個產業大腦上面能夠集中體現,支撐了我們科技的高質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