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河湖治理保護的“宿遷樣板” 河湖保護治理 擦亮宿遷“明眸”
2021年11月02日08:26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水,是宿遷的靈魂。煙波浩渺的洪澤湖,一碧萬頃的駱馬湖,千古幽情的大運河,穿城而過的古黃河,靜靜流淌的六塘河……近年來,宿遷市按照“水陸同治、流域共治、系統修復、長效保護”思路,縱深推進河湖治理保護和管理工作,維護河湖生態健康和功能完好,全力打造河湖治理保護的“宿遷樣板”。
萬頃碧波蕩漾,百里長堤綿延。秋日的洪澤湖濕地空氣清新,景色宜人,如一幅醉人畫卷呈現在游人面前。然而,以前,洪澤湖周邊水上人家以捕魚、養殖等水上作業為生,餐飲船、住家船產生大量垃圾和污水,造成洪澤湖水質污染、水環境退化、水生態破壞等問題。
泗洪縣半城鎮漁業公司支部書記胡兆光:“自退捕禁捕和住家船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半城鎮退捕漁船954條,住家船1255條全部拆解完畢,我們湖區的水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近年來,泗洪縣縱深推進洪澤湖治理保護工作,高標準建成了洪澤湖生態修復示范段工程,完成洪澤湖水源地保護工程,退漁還湖(還濕)26萬畝,建成水上生態牧場15萬畝。面對新一輪洪澤湖住家船清零工作,泗洪對縣域內所有水域住家船開展整治,共登記清零1757艘住家船,啟動實施了總投資70多億元洪澤湖周邊滯洪區近期建設工程和退圩還湖工程。
泗洪縣半城鎮漁民王福柱:“去年搬進新房子,居住環境和以前相比是天壤之別,送孩子上學也近了,就醫出行都很方便。”
泗洪縣水利局工管科負責人孫明月:“明年起至2025年我縣將開工建設滯洪區工程和退圩還湖工程,打通建設88.4公里沿湖防洪堤,建設最美百里湖灣,助推我縣生態旅游快速發展。”
在六塘河曹集段,工人們開著船只正在清理河道水草。每天,宿豫區都安排專職人員在重要河道、橋梁等巡回作業,每天出動保潔船只10艘、保潔人員百余名,全力保障河道環境衛生。
宿豫區水利局河道管理處主任葛紅星:“對牡丹江河、六塘河、東民便河、世紀河等十條河道常態保潔,每一公里配備一個人,正常撿白色垃圾,河內雜物,我們還要利用船、網、各種工具來清理,保持水清、岸綠、水美。”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宿遷市縱深推進河湖治理保護工作,維護河湖生態健康和功能完好,全力打造流域湖泊治理保護的宿遷樣板。在全省率先完成2大湖泊、16條重要河流、39座水庫、2045條縣鄉河道、5655條村級河道的市、縣、鄉、村四級河長體系構建,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治水“成績單”。
今年10月份,宿遷市審議了《宿遷市河湖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管理辦法》,切實規范河湖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的管理工作。未來五年,宿遷市將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堅持保好水、治差水、排尾水“三水統籌”,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抓好水污染治理和重點水域禁捕后長效管理,實行洪澤湖、駱馬湖等重要水體污染防治跨區域聯防聯控,推動污水管網全覆蓋,確保國省考斷面水質持續改善并穩定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