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頻現 宿遷全市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向好
2021年10月30日08:26 來源:宿遷廣播電視總臺
今年以來,圍繞全面推進農業現代化,宿遷市以“三群四鏈”建設為主線,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升,實現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前三季度,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340.4億元,可比價格增長4.3%,農業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保供能力穩步提升
眼下,全市水稻正在大面積收割、豐收在望,據農業部門統計顯示,今天秋糧產量預計同比增加1.7萬噸,實現新高,全年糧食總產有望達411.3萬噸,比去年同比增加1.8萬噸,糧食穩產保供基礎扎實。
“產量平均單產應該高于去年,每畝地應該在1100到1200斤,品質也優于去年。”泗陽縣城廂街道卜湖社區種植大戶李軍說。
糧食生產豐收在望、蔬菜產量穩中略增。截至9月底,全市蔬菜播栽面積120萬畝、產量330萬噸,水產品總產量達22.8萬噸,較去年同期均實現持平略增。尤其是生豬供應能力不斷加大,累計出欄生豬264.7萬頭,同比增長55.3%;存欄生豬160.1萬頭,省定目標完成率達123.1%。一系列數據指標表明,宿遷近年來農業基礎更加扎實,宿遷人的飯碗端得更牢。
“按照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穩產量,穩面積,全力落實各方責任;二是落實服務指導,從市到縣到鄉,組織了技術指導團;三是夯實基層基礎,我們大力實施高標田建設計劃,實施池塘標準化改造,實施畜牧業的規模化、智能化、機械化改造,幾年下來,全市農業生產的基礎水平現代化水平和機械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進而用藏糧于技、藏糧于地的兩項措施全面落實到底。”宿遷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王占武說。
主導產業加速壯大
做好穩產保供這個基本盤,宿遷市還在農業產業化發展上著力作為。圍繞河蟹、花木、工廠化食用菌三個集群,稻米、果蔬、生豬、肉禽四個精深加工鏈條建設為抓手,全市農業產業規模不斷突破,主導產業加速壯大。前三季度,全市154家規模以上農業產業群鏈加工企業實現工業產值163.6億元,同比增長21.2%。持續加大農產品品牌建設力度,不斷深化區域公用品牌“宿有千香”的打造力度,同時聯合京東集團開展“宿有千香·霸王蟹”品牌聯合運營,完成魚改蟹養殖面積2.2萬畝,新建霸王蟹核心基地7600畝,品質與品牌實現雙提升。
“我們養螃蟹以前是通過產量,賣的價格也很低,現在我們通過霸王蟹這個品牌,把我們的價值提升了幾倍,我們的效益也提升了,一畝地正常也能增加收入在3千到5千塊錢。”泗洪縣徐城水產養殖創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大新說。
農業投資高速增長
投資促發展,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農業投資高速增長,新開工農業重大項目183個,年度計劃投資103.1億元,同比增長22.4%;新竣工農業重大項目80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1.1億元,同比增長90.8%,提前完成全年目標。
集體經濟勢頭良好
農業發展持續向好,農村發展也迎來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前三季度,全市村均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46.6萬元,同比增長6.9%。從收入構成看,經營類收入25.1萬元,占比達54%;發包及上交收入達18.5萬元,占比達39.7%;投資收益和其它收入3萬元。
“今年到9月份已經達到53萬元,預計年底可達到80萬元,經濟收入更加多元化,我們也有了更多資金投入到村莊發展中去,不斷改善人居環境。”泗洪縣瑤溝鄉桂灣村黨支部書記張小濤說。
“在六大百億級架構下,我們將聚焦三群四鏈建設,不斷延伸現代農業的產業鏈條,通過補鏈強鏈,招商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把農業的加工化,農業的旅游化,農業的競技化等各項新業態新模式打造出來,第二,我們將堅持科技強農,通過信息化賦能,不斷提高農業的現代化水平,堅持品牌強農,讓全國老百姓都更方便的吃上宿遷最優質的,最綠色的,最健康的食品。”宿遷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王占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