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旺 鄉村興 宿遷特色產業助力富民增收
2021年10月07日08:27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產業旺,鄉村興。今年以來,宿遷市把發展農業特色產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加快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關鍵措施。進一步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把更高效的種養模式帶到農村,在廣袤田野上譜寫了一首富民之歌。
這兩天,本地花生迎來了豐收季,在泗陽縣來安街道八集村,農民們正忙著搶收、拉運。種植戶黃懷軍告訴記者,今年他家除了種植傳統花生外,還種植了黑花生。
“黑花生的產量比白花生稍微低一點,但是人家吃起來感覺細膩好吃,價格比白花生貴兩塊錢一斤,所以我種黑花生。2000多塊錢一畝地。”種植戶黃懷軍說。
今年由于雨水充沛,再加上管理精心,花生顆粒飽滿,為村民們帶來了不小的收益。現在,花生產業已經成為泗陽縣來安街道的富民產業,總種植面積超過一萬畝。
而在泗洪縣半城鎮,當地村民則依靠毗鄰洪澤湖的優勢,大規模養殖鰣魚,富了一方百姓的口袋。這不,在洪鰣養殖基地,工人正在給鰣魚喂食,工作量不大、收入卻不少。
“一個月在5000左右,生活上也有所改變,人也輕松,能干的來。”工人顧守祥說。
這里的鰣魚基地占地面積約1000畝,是集鰣魚育苗、養殖和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漁業項目。目前,該基地年產鰣魚達到了15 萬尾,年產值1500萬元。帶動98戶低收入戶分紅9萬元、15戶社員養殖戶增收45萬元、30戶社員務工增收60萬元、103戶社員土地二次分紅5萬元。
“我以前在蘇州打工,一年幾萬塊,離家遠,老人、孩子沒法照顧。現在一年收入20多萬,不僅收入提高了,還能隨時照顧家人,我感到現在生活很幸福。”鰣魚養殖戶莫利濤說。
“下一步,我們古北村鰣魚重點發展全產業鏈,一方面做好鰣魚冷凍加工這個環節;第二步,我們圍繞鰣 魚的銷售,把我們的品牌營銷推廣出去。”泗洪縣農村工作局局長王東波說。
扎實推進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農業呈現出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態勢。截至目前,全市已基本構建了六大百億級產業體系,放眼宿遷,一幅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蝶變的磅礴畫卷正在加速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