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襄盛會 共譜華章》 接續推進鄉村振興 實現人民共同富裕
2021年09月26日08:22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十三五”期間,全市所有低收入農戶如期全部脫貧,脫貧攻堅工作交出了一份喜人的答卷。面向“十四五”,宿遷市黨代會提出,要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推進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共襄盛會 共譜華章》云訪談今天聚焦鄉村振興。
記者彭靜:“過去的五年,我市聚焦富民增收、多措并舉推進鄉村振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農房改善走在蘇北前列,15.4萬戶農民住上高品質新房;567個美麗宜居村莊拔地而起,老百姓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農村公共空間治理成效顯著,全市村均增收21.3萬元… …本次市黨代會上,王昊同志提出了加快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全力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的講話要求。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泗陽縣委書記 馬偉、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市鄉村振興局局長 王占武、沭陽縣吳集鎮黨委書記 馮朝陽三位黨代表,和我們分享一下 各自的感受和舉措。脫貧之后,防止已脫貧農戶返貧很重要,王局長,請問農業農村局將如何部署,推進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呢?”
宿遷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市鄉村振興局局長王占武說:“我們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重中之重,堅持做到“535”工作法。抓好5項工作,一是鞏固常態化監測,二是要推行常態幫扶,三是要開展分類救治,四是要提升自主智慧能力,五就是全面 各項幫扶政策的落實。3要實現三個轉變。一個是要實現由產業扶貧向產業振興轉變,二是要在幫扶上實現向產業經濟轉變,三是在社會救助上要由(政府)保基本,向社會共參與進行轉變。5項銜接就是圍繞鄉村振興的要求,把脫貧攻堅推向全面振興。一是規劃銜接, 共同繪制鄉村振興的藍圖;二是幫扶機制銜接,通過掛鉤幫扶工作繼續推進,放大掛鉤效益。三是資產管理集約,通過各類無形資產和鄉村振興的財政支持資產來放大資產,注意增收致富的要銜接好。四是統籌好片區發展的銜接,領導和對接好鄉村建設單位。五是統籌 黨建引領的銜接。”
記者彭靜:“共同富裕是中央、省委對未來發展的一項根本要求。本次黨代會也提出,要全力提高發展的充分性、平衡性,努力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馮書記是來自基層的黨代表,您怎么看?”
沭陽縣吳集鎮黨委書記馮朝陽說:“聽了以后非常振奮,也非常有感受。怎么提升共同富裕、解決群眾的社會問題,我有幾點感想。首先還是要發展工業、解決就業,特別是解決家門口就業,從而能夠提升群眾的收入。第二就是我們要搞農業現代化經營,在農業土 地上做文章,通過公共空間治理、土地流轉、現代農業的發展,然后增加群眾的收入。第三,我們還要做好兜底保障。我們特別有些家庭困難、低收入農戶,還有那遇到重大疾病的這些家庭,我們作為(政府)要做好保障的、他們最基本的生活、醫療等方面,從而解決 他們的后顧之憂。”
記者彭靜:“王局長您怎么理解?”
宿遷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市鄉村振興局局長王占武說:“我們要堅守推進三項措施落實。第一,我們要全面推進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利益機制的成立化,在產業發展當中帶動小農戶,實現共同參與、共同增收。第二、我們要推行集體經濟帶動,通過集體 經濟的增強,讓大河有水小河滿,讓集體經濟成員共同參與集體經濟建設當中,共享集體經濟的收益。第三,要通過能力提升走出城。我們將開展農民技能提升大培訓行動,通過培訓、通過技能的提升,為農民轉型成職業工人、轉型成職業農民提供支撐,也為謀取更高 的收入,拓寬更廣闊的渠道。”
記者彭靜:“圍繞美麗鄉村建設,本次黨代會也做了一些具體部署,而且還提出要支持泗陽建設千里運河最美縣,馬書記,您怎么理解這一目標定位?”
泗陽縣委書記馬偉說:“我們理解這是鄉村業態最美、城市品質最佳、產業循環最暢、文明程度最高、生態環境最優、幸福質素最強的運河之畔最美縣。這也是我們城市更美麗,鄉村更宜居,環境更宜人的運河之畔最美縣。同時,我們理解對我們的要求,要成為平 疇沃野,桃果飄香,林海綠都,灰瓦白墻,河清湖秀,陌上花開的運河之畔最美縣,所以,運河三千里,最美在泗陽。”
記者彭靜:“我們注意到,會上還提出了要優化村莊空間布局,推動鄉村連片開發、組團發展,馮書記有沒有什么想法?”
沭陽縣吳集鎮黨委書記、馮朝陽:“我們將以鎮區改造為龍頭,加速城鎮化建設。堅持以鎮區為核心,以重點村居為節點,發揮交通優勢、做好民生實事打造文化地標、推動城鎮化高質量發展。”
記者彭靜:“加快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全力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的重要抓手。請問王局長,農業農村局未來將如何部署推進?”
宿遷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市鄉村振興局局長 王占武:“一是要堅持工業化引領,全力打造三群四鏈,提升產業能級;二是堅持城鎮化帶動,加快城鄉融合統籌要素流動,為鄉村振興注入不竭的動力。三是信息化拓展,圍繞信息化科技支撐,不斷增添現代 農業發展的支撐力。不斷增強鄉村治理的現代化。四是堅持集成化改革,把集成化改革作為“四化同步”的重要支撐。不斷推進農村農業領域的土地改革、金融改革,圍繞“人、地、錢”各方面要素的兩頭系列化的改革事項。在“十四五”期間,我們將推進近50項的改 革任務,通過這些改革任務為鄉村振興富集資源、富集要素、實現鄉村振興打下扎實的基礎。”
記者彭靜:“馮書記,吳集鎮有沒有一些具體的部署?”
沭陽縣吳集鎮黨委書記馮朝陽說:“我們將以“招大引強”為龍頭,加速新型工業化。突出招大引強、招新引優,完善招商機制、打造招商品牌,為“四化”同步和鄉村振興提供更多項目支撐。舉全鎮之力推進“四化”同步和共同富裕,在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中, 為全市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征程多作‘吳集貢獻’”。
記者彭靜:“好的,謝謝三位的精彩分享。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以鄉村振興推動共同富裕,我們相信未來五年,宿遷的廣袤大地上,新時代魚米之鄉一定能夠早日建成。”
總共: 1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