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大幅壓縮、工業企業全生命周期審批縣區辦結……近年來,宿遷市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瞄準“靶心”,最大限度釋放創新活力,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添動力。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提升50%
上午,在市便民方舟住建窗口,華夏集團行政副經理袁文正在窗口咨詢建筑工地施工許可證辦理以后的一些事項。對于現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大幅壓縮,她感觸很深。
“以前的話,從立項到施工許可證辦結的話,一般都需要6個月左右。改革之后可以并聯申報,并且資料只要提交過一次之后,系統就自動就保存。40個工作日左右就可以全部完成了。”華夏集團行政副經理袁文說道。
過去,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多、材料多、部門多,審批流程長、審批時限長。為此,今年,宿遷市搭建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通過掛載政務服務網,對接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等系統,實現了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備案全流程審批業務在線申報、跟蹤督辦、全程公示。目前,系統已于今年5月份正式運行,截止8月底,系統共運行審批辦件1000余件,審批效率提升50%以上。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區域評估、一張藍圖策劃生成、并聯審批、聯合驗收、聯合審圖、告知承諾等重點工作的推進力度,為宿遷市最優營商環境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市住建局市場處處長江華來說道。
工業企業全生命周期審批事項賦權全面啟動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速度加快,工業企業全生命周期審批也齊頭并進。今天上午,宿豫區行政審批局召開了專門會議,推進工業企業全生命周期審批事項賦權工作,賦權后,將基本實現工業企業相關的所有行政審批手續在同一級政府層面辦理。
“我們將主動承接溝通,明確承接事項清單與承接方式。按照“材料再減50%、時間再減少30%的目標,優化審批流程。加強業務培訓,確保權力“接得住、管得好”。”宿豫區行政審批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倪成龍說道。
今年,宿遷市按照有需就放、能接就放、能放盡放、依法下放的工作思路,摸底調研形成了《宿遷市工業企業全生命周期市級審批事項賦權工作方案》,擬取消10項行政審批事項、下放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61項行政審批事項,下放宿豫區93項,下放宿城區101項,下放國家級開發區52項,下放省級開發區118項,目前該方案已正式印發。
“我們企業從投資開始到建設整個過程投資建設領域的事項。一個市場準入和退出的各種環節、生產環節這些事項。第三你可能要從事生產經營某一個領域的產品,他依然有對應的生產許可或者產品的注冊審批等服務事項,在里面都有,一攬子打包,我們下沉下去了。”市行政審批局審批制度改革處處長倪飛鳴說道。
今年年初,宿遷市印發了《宿遷市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點》和《宿遷市2020年放管服改革任務指標》,共確定縣區、功能區22類54項具體指標,市直單位20類51項指標。其中,宿遷市全力深化不見面審批標準化試點,實現了全市事項入庫完整率100%,辦事指南完整度100%,認領權力事項數量占比81.3%,全省第一。即辦件占比31.8%,辦理時限壓縮83.1%,居全省前列。同時,圍繞工業企業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服務,梳理形成了第二批一件事清單100項,全市市縣鄉村形成一件事事項1003項。目前,各地各部門放管服改革都在穩步推進中。
“門檻可以低一點,但是監管必須到位,把我們監管工作重心從審批環節,推進到事中事后監管環節。第二這塊就是我們推進就是賦權的事項,要50%以上都實行集辦制,同時材料要壓縮30%以上,要進一步壓縮相應的時間,能夠達到全省最優的水平。”市行政審批局審批制度改革處處長倪飛鳴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