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農房改善工作啟動以來,宿遷市嚴格落實“普惠+特惠”雙重保障措施,在做到特困群體住房保障的基礎上,增強配套、做優服務,打造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樣板”,美麗新農村正如約而至。
干凈的街道、別致的院落、精美的墻畫,在泗洪縣魏營鎮鎮區,二十多戶帶院落的房屋格外引人注目。余臣是魏營鎮龐塘居委會的一名低收入戶,原本住在村里一個破敗的瓦房里,去年底,他搬到了這個七十多平的院落里。
泗洪縣魏營鎮龐塘居委會余臣說:“比以前干凈利索,房子看起來也順點眼。都是政府幫助,要不是政府,我也買不起這房子,也不能住到這里。”
為了改善特困群體住房條件,魏營鎮組織各村居深入排查受家庭經濟條件、房屋搬遷、自然災害等因素造成的住房困難群體,共排查需要住房兜底保障“四類群體”28戶,將他們集中安置到鎮區西側的這片方便生活就業的農房中。
泗洪縣魏營鎮人武部部長王丹鵬說:“加上院子面積在75平方,房屋的建筑成本在76000塊錢,每戶農戶將會無償援助三萬塊塊錢,只用出資四萬六千塊錢就能夠住進一個比較干凈寬敞的暖心房。”
兜住底線同時還要做強特色。泗陽縣盧集鎮農房改造圍繞生態田園做文章,成為一張對外名片。按照五通八有標準進行配套的桃源里社區項目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0%。
泗陽縣盧集鎮桃源里社區項目建設總工程師孫為健說:“我們現在工程進展情況是已封頂540套,外架拆除280套,配套管網實施已同步進行。計劃于九月底全部竣工。”
泗陽縣盧集鎮城建辦工作人員張敏說:“桃源里建設提煉院里人家,村莊記憶,田園生活,桃源印象為主題內涵。呼應蘇北地區院落文化,結合鎮區公共活動空間小鎮客廳,形成多層次公共空間,打造高效便捷配套完善,環境優越,宜居宜業的綜合性片區。”
安居、樂業,享受美好生活。去年,全市10.3萬戶農戶搬進新房,1.63萬戶四類困難群體實現住房改善。在去年的基礎上,今年宿遷市將不斷優化農房項目點、線、面布局,塑造提升鄉村整體風貌,年內新開工項目62個、新竣工住房3萬套,讓更多農戶享受到高質量的鄉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