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突破 宿遷的2019:強短板補弱項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19年12月27日08:24 來源:宿遷廣播電視總臺
確保2020年與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宿遷面臨的最為緊迫的任務。2019年,我市圍繞全面小康社會的關鍵指標精準施策、靶向發力,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升、人民生活不斷改善,長效機制逐漸健全,全面小康實現度有望達91%。《奮進?突破宿遷的2019》系列報道,今天播出第四篇,強短板補弱項全面小康實現度將達91%。
記者: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認可不認可,腰包要打嗝。省定的低收入農戶脫貧標準為6000元,2019年我市預計提高至的10000元,省定的經濟薄弱村村均收入為18萬元,我市預計提高至41萬元。
到今年底,全市將有62.9萬名低收入人口、188個省定經濟薄弱村穩定脫貧達標,低收入人口脫貧率超99%,省定經濟薄弱村達標率100%。
記者:2019年,我市創新建立“菜單式”扶貧、保險扶貧等精準扶貧模式,三個重點縣“摘帽”,三大片區面貌明顯改善,基本完成“十三五”脫貧攻堅任務,在脫貧摘帽的基礎上,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兩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記者:群眾認可是衡量全面小康建設的標尺和試金石,2018年,宿遷在江蘇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滿意度測評中,有4項得分位居全省第一,綜合得分全省第三。2019年,我市從小處出發、在細處落實,聚焦群眾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共排定十大類100個民生實事項目,目前已基本完成。初步形成“三優、三安、四提升”的為民服務新格局。
初步形成“三優、三安、四提升”的為民服務新格局:教育布局更加優化、醫療服務更加優質、供水保障更加優良、人民群眾更加安居、公共出行更加安心、食藥供給更加安全、群眾收入有效提升、幫扶成效有效提升、服務功能有效提升、環境質量有效提升的。
記者:這一年,我們優化了20所學校教育布局,有效緩解了四萬多名適齡兒童入學難題,300余處景觀亮化讓城市變得更美,28條市區綠波帶讓市民一路綠燈直刺到底,同時,我市還改造了1500公里老舊供水管網,水源地實現24小時在線監測……
既要看大多數、也要關心極少數;既要數據達標,更要群眾滿意努力實現客觀指標與群眾主官感受的有機統一。
記者:圍繞中央“六穩”、省委“六個高質量”戰略部署,我市始終堅持四化同步綠色跨越,緊緊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中心工作,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六增六強”落地見效,努力建成一個不含水分、群眾認可的全面小康社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中心”,抓實抓好工業、基建、民生“三類項目”,聚力提升產業、城市“兩大能級”,著力優化政務、市場、法治、社會“四個環境”。
記者: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與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是省委、省政府交給我們的重要政治任務,也是我們宿遷必須擔當的歷史使命。補短板、強弱項、惠民生,2019年,在全市上下的齊心努力下,我市全面小康實現度將達91%,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宿遷,在擼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