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突破 宿遷的2019(3)細數“小確幸” 100項民生實事補齊短板
2019年12月26日08:27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翻閱近兩年的宿遷市政府工作報告,“為民辦實事”已成為“固定章節”和“必修科目”。今年以來,宿遷市委、市政府不斷補齊民生短板,圍繞“三優、三安、四提升”的總目標,從學校、醫療到出行,10大類100件民生實事,既是解決百姓生活堵點、痛點的有力抓手,也是宿遷市委、市政府讓每一個宿遷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莊嚴承諾。
說起2019年的“民生大禮包”,學校絕對是重磅之一。對于老百姓而言,出了小區,過個馬路就能把孩子送到學校,可謂是最幸福的事情了。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宿遷老百姓已經享受到了這份教育的紅利。今年,全市圍繞進一步優化教育布局,中心城區啟動了20所學校建設,包括14所中小學、6所幼兒園,總投資約34.93億元,將于2020年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屆時將增加36270個學位。
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接力賽”上,市委、市政府始終奮力前行。今年,宿遷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政府補助標準提高至人均75元,
22.14萬人次享受了“先診療后付費”政策,1.41萬人次低收入大病患者得到有效救治、1200張“扶貧病床”投入使用(動畫)不斷完善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為破解百姓醫療的“大難題”提供了有力支撐。
“入學難”“就醫難”的堵點日漸疏通,出行的堵點怎么破?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宿遷機動車保有量已經突破120萬輛。日益加劇的城市“擁堵病”嚴重影響了百姓的出行體驗。今年初,宿遷市委、市政府將“城市大腦”智慧交通系統建設列為2019民生實事項目之一,為“擁堵病”開出了“智慧藥方”。15000多臺高科技設備聯網精準指揮,28條“智慧綠路”讓通行效率提升了54%,80輛城鄉公交車、5000個公共停車泊位、1545公里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不僅讓出行更順暢,也開啟了百姓幸福出行的加速度!
民之所向,政之所為。一個民生大手筆的投入,既指向群眾生存發展的“頭等大事”,又瞄準百姓日常生活的“關鍵小事”。4座標準化農貿市場、6座功能完備的城市之家、56家農貿市場快檢室、150家校園“明廚亮灶”示范食堂,宿遷市委、市政府通過對“農藥殘留”亮紅、對“明廚亮灶”亮綠,立體化、全方位織密了老百姓“菜籃子”的安全網!
不斷滿足新需要,時刻回應新期盼。一項項民生工程的加快推進、一件件民生實事的迅速落實,正在為民生“加碼”、為幸福“加速”、為生活“加溫”。也正是每一位個體的“小確幸”,繪就了宿遷幸福的“大民生”。在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的幸福大道上,宿遷正昂首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