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加“宿”奔小康·高質量發展 / 正文
春回大地,宿遷市各地農業農村重大項目也復蘇開工,在廣闊的農村大地奏響了一曲曲發展樂章。
上午,記者在泗洪德康生態循環養殖產業項目年出欄30萬頭育肥場施工現場看到,現代化的養殖廠房基本建成,部分設備已經入場,工人們正在進行外圍配套施工。
泗洪德康農牧科技場長孫曉鍇:我們已經基本上完成了90%的這個工程建設任務了。不晚于6月1號我們準備開始投產進駐。
泗洪德康生態循環養殖產業扶貧項目,計劃總投資27.65億元,采用全球領先的新型“互聯網+農業”實體樣板,在全國首先與阿里云合作研發并配置了人工智能養豬系統。
泗洪德康農牧科技場長孫曉鍇:我們有這個全程的這個監控,及時能夠發現這個異常的豬,然后進行了及時地處理,保證出來的每一個豬都是健康的。
目前,德康在泗洪縣9個鄉鎮布局建設15個智慧站、場、加工中心,具備育種、育肥、屠宰、深加工、飼料生產及終端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整體建設規模全國領先。
以農業項目帶動產業發展,位于泗洪縣峰山鄉的科暉現代農業以培育種植碧根果為主,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大棚基地增設育苗大棚3萬平米。
科暉現代農業發展生態園董事長張勇:通過我們帶動引領,已經達到2.2萬畝左右,全縣已經達到10萬畝以上。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把重大項目建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項目、增投資、促轉型。截至目前,全市累計竣工投產農業重大項目275個,德康、正大、潤易、味富等行業領軍型企業相繼落戶,高標準農田面積占比增幅位居全省首位,為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和活力。
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總農藝師張成亮:對照全面實現小康目標任務,將農業重大項目建設與農民增收緊密掛鉤,積極探索推廣入股分紅、返租倒包、訂單生產等利益聯結新機制,加快現代農業與小農戶的有機銜接。年內,確保全市新增農業產業類項目80個以上。
總共: 1頁
作者:吳兆剛 黃星月 泗洪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