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加“宿”奔小康·高質量發展 / 正文
清明前后,栽瓜種豆。當前正值春耕備耕時節,宿遷市各地的農民也積極投入瓜果蔬菜秧苗的培育生產中,為春耕提供種苗保障。
上午,在宿豫區陸集鎮的一家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溫室大棚內一派人勤春早的忙碌景象,十幾名工人正熟練地將韭菜種子均勻地灑秧盤里。
工人王慧:一個槽里放七八粒,大概七八天就能出苗了。
一周前,合作社就開始著手辣椒、甜瓜、茄子等七八種蔬果的秧苗培育,預計5月初可陸續上市。
宿遷市鑫惠蔬果種植專業合作社技術員劉斌:我們目前替新莊那邊育了一千畝地的苗子,大概在六十萬株左右。
時間不等人。各地的農業發展公司也搶抓農事,科學育苗。在泗洪縣孫園鎮膳衡農業泗洪分公司,技術員正在水果玉米育苗大棚里查看長勢,一株株綠油油的嫩苗將在兩天內移栽至田地。
膳衡農業泗洪分公司技術顧問劉超:我們采用的是暖棚育苗,育苗可以有效地防止倒春寒的作用,我們提前把苗子在暖棚里育完苗之后來這個地方移栽,可以有效地防止病蟲害。
今年,公司圍繞市場調結構,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按照“統一播種節令、統一種植規格、統一施肥覆膜”的技術要求,示范種植水果玉米500畝,預計畝產能達2800斤到3300斤。
不過種苗的盲目種植,也極有可能造成某一品種的市場擁堵或短缺。為此,各地蔬菜辦還成立了技術指導組,提供種苗選擇、技術指導等服務,保障春耕備耕順利進行,實現效益最大化。
宿豫區蔬菜辦主任戴光遠:我們選擇錯期梯次的育苗方式,能持續供應市場。此次蔬菜的種苗是我們江蘇省農科院蔬菜所的專家,通過遴選推薦給我們,它的特點就是品種多,抗逆性強,符合我們宿豫區氣候和土壤的要求。
總共: 1頁
作者:黃星月 吳兆剛 宿豫臺 泗洪臺 張同遠 趙健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