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9點,在泗洪縣曹廟鄉尤崗村,260畝的茭白正在進行栽植。這是村里首次嘗試栽植茭白,村支書孫修化既是承包人,又是農技員。
一直以來,曹廟鄉尤崗村以稻蝦養殖為主,但這種模式會讓龍蝦的生存空間變小,產量下降。一年前,村支書孫修化聽說浙江茭白蝦養殖推廣較多、效益很好,他開始上網查詢對接、前往當地考察。他發現茭白可以果實遮陰、節省水下空間,市場價也在每斤兩塊五左右。
泗洪縣曹廟鄉尤崗村黨支部書記孫修化:畝產毛利潤應該都在一萬到一萬二每畝地,預估我們在低產量來算,應該都在三到五千斤畝產。
泗洪縣曹廟鄉尤崗村黨支部書記孫修化:我們把目前整理好的地塊,每家每戶自愿地來接收,每個農戶可以劃到40到50畝。在技術方面,我們肯定會為他提供的,包括苗木,采摘出來的茭白我們再統一回收,統一運走。
村民金響華:栽的技術不難,一天的收益在120元,一個月下來在3000多。
打破思維,調出效益。如今,在村支書們的領頭下,一朵朵“富民花”正在泗洪廣袤的田野上綻放。這兩年,山芋種植也讓魏營鎮龐塘居委會的111戶村民成了股東。原來,在村支書和其他五名黨員的帶動下,村里把450畝零散土地全部流轉種植山芋,并成立合作社,為當地企業提供原材料。村民不僅領到了租金,還得到了分紅。
泗洪縣魏營鎮龐塘居委會支部書記馮國權:我們今年450畝,保底應該在30萬元左右集體經濟收入,凡是在我這里面建檔立卡戶低收入戶貧困戶特殊群體,每年栽植山芋期間一個人增加五至八千元收入。
村看村,戶看戶,致富看項目。通過推進,一大批“創新有辦法、創業能致富”的村書記走上工作崗位,按照“因村制宜、錯位發展、突出特色、統籌結合”的要求,將調結構作為新一年的“重頭戲”。截至目前,泗洪縣已有287個村書記帶頭創辦富民項目299個,形成了支書領頭、黨員帶頭、群眾參與、全民創業的生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