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加“宿”奔小康·筑夢新宿遷 / 正文
4月20日,我們關注到螃蟹養殖戶用上水下機器人,全程掌握螃蟹水下生長情況。這不,龍蝦養殖戶也不甘落后,用無人機從空中進行投食,無死角覆蓋塘口,小龍蝦無論游到哪,都有一口吃的。
在泗洪縣龍集鎮一個稻蝦養殖基地的上空,一架無人機正在來回穿梭,隨之在水面撒下一粒粒飼餌,沒錯,它正在給小龍蝦投食。養殖戶湯球用無人機來進行投料,這在當地可是頭一份。湯球告訴記者,這比以前人工效率高太多了,一年下來能省7萬元左右。“傳統的我們以前都是人工撒(食)的,4個人一晚上還緊緊張張,要工作6個小時,才能撒完,撒食這塊現在用無人機了,一個人三個小時就能解決700畝地,一晚上要省300塊錢。”家庭農場負責人湯球說道。
湯球的家庭農場養殖面積有700畝,隨著養殖面積擴大,僅靠現有的幾個工人,很難應付;如果增加工人,則意味著成本增加。而且人工作業有時候還受到風力、水位等條件的制約。引進無人機后,投食相比人工更加便捷,投食的覆蓋面能達到百分之百。“因為人工他撒不開來,撒的面積只能達到30%左右,一畝地只能有三分之一撒到食了,無人機用了以后它的覆蓋面積無漏洞的。”家庭農場負責人湯球說道。
目前,湯球已經購買了5臺無人機用于自己塘口的日常管理。經過生產廠家的前期培訓,現在靠著無人機就可以管理700畝塘口。“它不但在稻麥上可以打藥、播種,那么在水產方面,它也可以投食、播種,大大提高了用戶的作業效率,那么通過這些高科技產品不但提升了用戶在管理上面上了一個臺階,同時也大大增加了農戶的收益、收成。”農機公司總經理李星榮說道。
據了解,龍集鎮有26000多畝的稻蝦養殖面積,以往稻蝦養殖都是人工進行病蟲害防治和喂食。2019年初成功創建成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現在,通過新科技、新農機的運用,養殖戶的收益也在逐漸提高。“一是播撒比較均勻,第二有利于節約用料,從目前稻蝦長勢來看,與同期來說提高了產量。”泗洪縣龍集鎮人武部長許昌軍說道。
編后:用無人機喂養小龍蝦,省時省力還省錢,大大減少了養殖戶的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讓他們有精力去擴大養殖面積,賺取更多的收益。
總共: 1頁
作者:泗洪臺 張同遠 趙健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