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復產,交通運輸是“先行官”。宿遷市交通部門全力推動交通運輸和物流業復產復工,實現交通暢通、人流暢通、物流暢通,平穩有序恢復經濟運轉。
恒力宿遷工業園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忙著趕制訂單,倉庫外大貨車正在裝貨。不過在企業復產之初,物流運輸還是個大問題。針對此類問題,宿遷市交通部門推行“一企一案”的措施,聯系保來物流,全力支持恒力工業園的原材料和產品運輸。
宿遷市保來物流總經理朱銳說:“每天正常的吞吐量大概在1200噸,我們每輛車配一名駕駛員,大概150個員工左右,像我們做的主要是化纖行業業務,比如說恒力、逸達,我們正常運往都是江浙滬地區。”
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自全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以來,宿遷市交通運輸部門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運輸保暢工作,建立物流運輸從業人員返崗保障機制,確保交通物流從業人員在落實防控措施前提下,順利返崗。
與公路物流一樣,目前包括宿遷港、泗陽港等在內的水路物流也全面開放。在泗陽港東作業區,泗陽至太倉港、如皋港、連云港港的集裝箱航線已經全面復工,吞吐量基本回到了年前水平,全力保障了海欣纖維等多家企業的物流運輸需求。
泗陽縣交運港務公司經理王鴻濤說:“每天大概吞吐量大概在9000噸左右,每天服務企業大概在10家。從復工到目前為止,現在我們散貨吞吐量大概到40萬噸。”
據統計,截至目前,宿遷全市重點交通物流企業175家,已復工173家,復工率達98.9%,其中20輛以上普通貨運企業143家,復工141家,復工率98.6%;危險品運輸企業、物流園的復工率均達到100%。
總共: 1頁
作者:丁國燦 ,薛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