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間,一頭是企業招工難,一頭是群眾就業難。為解決這一“兩頭難”的問題,宿遷市人社部門連日來多措并舉,制定精準服務方案。通過送人才到企業、鼓勵返鄉人員就業,解決用工、就業難題。
下午,在位于宿遷經開區的天合光能廠區前,由市人社部門開展的“校企合作送技能進企業”活動正在舉行。經過前期的宣傳、報名,淮海技師學院首批114名技能人才將進入企業。
送能人解“燃眉之急”,解決企業長遠用工需求,校企合作才是長久之計。三月初,淮海技師學院與天合光能簽訂校企合作戰略協議,雙方將在員工培訓、訂單培養等方面合作。通過互建實習實訓基地,每年開設企業天合光能冠名班1個,人數50人,每年對企業在職員工進行新型學徒制培養200人。
天合光能宿遷公司人事行政經理張莉芬:我們天合光能作為新建項目,未來二三期人員需求非常大,未來希望我們在校企合作上面更加大力度,有更多的學生服務到我們企業。
淮海技師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兵營:我們將繼續深化校企合作,針對崗位技能人才的技能提升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把培訓送進企業、送到車間,幫助企業來解決企業發展生產中大難題。
了解企業用工需求,制定精準服務方案。為助力復工復產,市人社局創新工作舉措,安排77名職工成立20個工作組,與104家市區重點企業對接聯系,定期摸需求、解難題、辦實事。先后組織企業專場招聘、鄉鎮巡回招聘20余場次,攜帶企業招聘信息赴甘肅、云南、貴州等地招聘。在宿豫區曹集鄉創業園,不少居民通過家門口的招聘會進廠工作。一直在外務工的張金鑫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找到了一份滿意的工作。
宿豫區曹集鄉居民張金鑫:在這里離家比較近,照顧小孩照顧老人都非常方便。
據了解,截至3月11號,全市線上線下達成用工意向6.85萬人次,其中線上招聘參與15.9萬人,達成用工意向6萬人。
市人社局局長孫登懷:抓實抓牢為民辦實事“五項行動”,即實施就業促進行動、創業富民激勵行動、職業技能分類培訓提升行動、社保擴面行動和社保惠民便民行動。全年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4萬人次,建成“人社24小時自助服務廳”10個。新建市級創業基地4家,扶持創業1.26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