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企業有勞資糾紛怎么辦?企業在復工復產中遇到棘手問題,如何通過法律渠道解決?連日來,宿遷市整合法律服務資源,主動提供線上線下聯動法治體檢,服務企業復工復產。
位于宿豫區的宿遷華虹電子工業有限公司,春節前已經備足了原料,七成工人是本地人,自2月26日復工以來,產能迅速恢復,國內產銷兩旺。但受疫情影響,占據銷售量三成以上的海外市場受到嚴重影響,產品運到上海后,一直發不出去,面臨著違約的困境,這讓企業很是著急。
宿遷華虹電子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毅:“延期交貨的話,客戶會對我們進行投訴,受到律師團的幫助后,會給我們提供一些幫助方案,包括給客戶發律師函,如何規避一些風險等,讓我們可以把精力更好地放在生產上。”
接到求助后,律師團迅速與國外客戶協商修改交貨時間,并幫助華虹電子重新和對方達成法律協議,降低了不少損失。而疫情發生后,企業合同履行延期、勞動關系處理、商務合同處置、稅費減免等問題時有發生,亟待專業律師提供法律服務。
律師團成員孫成山:“特別是中小企業,因為疫情引發的違約、延遲履行等問題,為他們提供法律咨詢,幫助中小微企業防患并且化解法律風險,支持企業復工,引導企業依法妥善處理好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問題。”
自四幫四送助企活動開展以來,宿遷市司法局整合公證、律師、矛盾糾紛調解等公共法律服務職能,組建由30名專業律師組成的企業復工復產法律服務團,深入一線,主動為企業進行法治體檢、法律服務、糾紛化解。深入800多家企業開展法律法規宣傳,共參與調處各類涉企矛盾糾紛300余件,幫助挽回經濟損失近千萬元。
宿遷市律師協會會長張培農:“因復工復產遇到的生產、經營、貿易、融資等方面法律問題,提供專業的法律建議和解決方案,化解后期可能出現的潛在法律風險,為企業及時提供精準高效法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