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連日來,宿遷市不斷優化審批流程,推進政務下沉和預審服務,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
2月19日下午,江蘇升茂塑膠制品有限公司外貿部經理陳業帥來到宿遷海關大廳,只簽個字就領到了中澳原產地證書。
江蘇升茂塑膠制品有限公司外貿部經理陳業帥:“年前出了一個票貨到澳大利亞的,然后客人需要原產地證,然后上午材料準備好給他們,下午到這里,就幾分鐘就搞好了。”
陳業帥的方便正是得益于宿遷海關推行的“不見面審批”,材料網上提交網上審核。2月11日,南京海關對外發布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外貿平穩發展措施》,共推出積極幫扶企業復工復產、不斷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等措施,宿遷海關立刻發揮企業聯絡員作用,第一時間對接復工企業,掌握企業生產和通關情況,優化“企業問題清零機制”,開設通關綠色通道。設立進口疫情防控物資通關綠色通道,按照特事特辦原則,疫情防控物資即到即提,實現通關“零延時”。對特殊物品簡化審批手續。用于疫情防控的疫苗等入境特殊物品,憑證明文件予以放行。2月3日以來,宿遷海關已檢驗出境危險貨物及其包裝22批次,4105件。
宿遷海關綜合業務科關員趙佑:“推行‘不見面審批’,倡導海關行政審批、企業注冊登記、備案等業務在網上辦理,減少現場跑動。確需紙質材料的,可在業務辦理后10個工作日內補充提交。食品農產品特定資質企業憑承諾書先行辦理備案、對外推薦注冊手續,待疫情結束后再進行實地評審。”
疫情面前,“網上簡辦”成為宿遷市不少企業審批的“常規做法”,而宿豫區行政審批局則推出了全程代辦服務。市民張磊是一家網絡科技公司的負責人,需要要辦理公司股權轉讓的業務,在備全了相關材料后,審批業務由工作人員全程代辦。通過政務服務前移,最大限度地壓縮了企業辦事時間。
宿豫區行政審批局行政審批科科長胡燕榮:“正常需要兩個工作日辦結的材料,我們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讓企業拿到執照。”
此外,為保障疫情期間物資供應,宿豫區政務服務中心還對近期新開辦或新增疫情防護用品、消殺用品等4大類物資保障的生產企業,實行特事特辦。通過容缺辦理等方式,將企業申報材料從16件壓縮到4件,辦結時間壓縮到半小時,打通了防疫物資企業復工生產的綠色通道。
宿遷市宿豫區行政審批局副局長倪成龍:“對于涉區涉市的重點企業,我們提供全程的代辦幫辦工作,對涉及幾個部門的辦事事宜,我們在內部整合,提供一表化服務,為企業家的開工復工提供便利條件。”
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宿遷市以“惠企16條”為指導,全面推行審批服務“主動靠前”。對于與防控疫情相關的企業,各部門窗口設有綠色通道,即到即辦、特事特辦。針對重大項目、民生實事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組織業務骨干為相關主體提供咨詢、指導、代辦幫辦服務,做到“審批有速度,服務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