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能頂半邊天,脫貧攻堅的戰場也不例外。3月8號是三八婦女節,宿豫區陸集鎮義合村的第一書記邵海云忙碌在村里,為低收入戶增收致富而奔波。
一大早,宿豫區陸集鎮義合村的荷藕養殖中心,低收入戶王慶權在這里起網,查看龍蝦苗的長勢情況。
“一個月2000多塊錢,幫助家里解決不少問題?!贝迕?王慶權 說道。
目前,在這個一千多畝的基地,已有30多個村民在這里務工,促成基地落戶的,正是義合村第一書記邵海云,2018年4月她被選派為市委駐宿豫區幫扶工作隊隊員以來,協調后方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資58萬元用于標準化廠房建設、引進“三來一加”產業,幫助村里改變貧窮現狀。
“通過這些方式和手段,村集體收入從2018年的18萬元增長到2019年底的30萬元,全村的低收入戶已經全部實現脫?!彼拊^陸集鎮義合村 第一書記 邵海云 說道。
一系列成績的取得,源于一個扶貧女干部的責任與擔當。扶貧過程中,邵海云克服了夫妻兩地分居、孩子升學考試、農村工作經驗不足等困難,迅速轉變成了貧困群眾的貼心人。
“給我們醫務室改變了,老百姓看病有著落了,我們的村容村貌有所改變,老百姓對她評價是相當高的?!彼拊^陸集鎮義合村主任 陳金剛 說道。
“在工作中,我會發揮女性特有的細膩,溫柔細心這些特點,特別是在和低收入農戶的交流和溝通過程中,在宣傳國家各項扶貧政策過程中,與他們細心溝通,讓老百姓更容易接受?!彼拊^陸集鎮義合村 第一書記 邵海云 說道。
兩年來,邵海云參與構建了“標準+扶貧”新模式,參與起草制定《低收入農戶識別規范》、《扶貧對象脫貧退出認定規范》兩項市級地方標準,爭取省級標準化試點項目1個,市級精準扶貧標準化試點項目6個。
總共: 1頁
作者:黃星月 ,吳兆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