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幾天開始,我市的商場、景點,還有車站等公共場所陸續開放。但是,疫情防控沒有結束,在公共場所工作的工作人員如何預防新冠肺炎的傳播呢?
疫情防控期間,為了阻斷疫情傳播渠道很多人選擇了宅在家中。隨著疫情形勢的發展,最近幾天,有不少市民走出家門,逐漸的回到工作崗位。對于很多在商場、農貿市場、車站等公共場所的工作人員來說,他們可能會接觸到越來越多的人群,他們應該怎樣做好預防、加強防護呢?
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李大扣:“公共場所工作的人員,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一個健康監測,比如注意有沒有感冒、咳嗽、發熱這些癥狀。在公共場所工作的時候要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每天定期的清洗雙手,如果就是出現了體溫超過37度3以上,出現了咳嗽、發熱這些癥狀要及時就醫,不能再去上班了。”
醫生建議,做好自身安全保障只是預防的第一步,每天接觸大量的人群,如何預防交叉感染才是關鍵。在工作中,可能會遇到市民有發熱、咳嗽等疑似癥狀的情況。
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李大扣:“如果發現這種有新冠病毒肺炎的疑似癥狀,比如就是出現發熱、體溫高、咳嗽,這些癥狀的病人要引導他到發熱門診進行一個就診。”
個人防護、密切關注疑似人群,這些基本防護做好以后,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防疫常識。我們都知道公共場所人流量大,公共物品和設施的消毒一定要注意,需要工作人員及時清理和消毒。
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李大扣:“在這種公共場所里面要勤洗手,洗手間要保持就是有充足的這種洗手液,還有這種擦手紙。同時要保持這個空氣的流通,盡量的話就是不要開這種中央空調。”
景區開放、商場營業、汽車站恢復運輸,這些是為了更好的復工復產。為了市民自身的安全,也為了公共場所工作人員的安全。我們也提醒市民,應當盡量避免到人員密集的地方去,注意自身安全防護,不讓新冠病毒有機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