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女性來說,平時要兼顧家庭和事業本來就是比較辛苦的事,而在家庭突生變故之后,還能一肩挑兩邊,那更是不容易。家住宿豫區侍嶺鎮的王艷青,在她29歲的時候,丈夫突發車禍,做了開顱手術后雖保住了命,但再也沒有醒過來,成了植物人,重壓之下,王艷青不僅成功創業,還一直堅守在丈夫身邊。一起來聽聽她的故事。
王艷青:我們現在做這個蜂鳴器訂單是二十萬,到月底之后就要發貨,訂單還是比較緊的,所以現在都在加班加點的干。
來到宿豫區侍嶺鎮吳圩村的一家電子元件加工廠,王艷青正在忙著手上的電子訂單,這是她廣東的老客戶下的20萬個蜂鳴器訂單。王艷青說,她是在2005年結的婚,隨后有了一雙兒女,一家人原本生活地非常幸福,可天有不測風云,2014年她的丈夫突然遇到意外!
王艷青:我老公也是因為出去賺錢的原因,在回來的路上出了車禍,比較嚴重,當時做了一個開顱手術,也沒想到后果能有這么嚴重,到今天已經五年了,至今都還沒有醒過來,一直是一個植物人的狀態。
家中頂梁柱倒了,為了醫治丈夫的病,王艷青花光積蓄,四處借債,2年時間就欠下近20萬的債務。以后的路該怎么走,兒子、女兒一天天長大,看著孩子們忽閃忽閃的眼睛,她陷入沉思。
王艷青:當時女兒上小學,兒子才剛剛踏入幼兒園的校門,還加上我老公每個月大概要三千元左右的醫藥費去維持,所以說經濟壓力是特別大的。
賺錢、賺錢,只有賺錢才能讓家庭重新站起來,當時王艷青先是跑去保險公司上班,可是朋友圈子小,人脈少,在公司只呆了2個月就被迫離職,而此時如果再耗下去,一家人就都得挨餓。就在這個時候,家里的一個親戚給她指了一條路。
王艷青:當時我家親戚他做這個電子比較穩定嘛,因為他已經做了十幾年,可能是他也想幫助我一下吧。
經過考察,王艷青覺得創辦電子加工廠效益好,可兜里一分錢沒有還欠外債,該怎么著手?她硬著頭皮向鎮里申請幫助,沒想到鎮政府全力支持,發放了兩萬元錢的扶貧貸款。在親戚的幫助下,她成功創辦了這間小小的電子加工廠。
王艷青:記得當時我們只招了六七個工人,加班加點的,包括我自己,有時候夜里都在干,就是很開心的一個月以后把這個訂單完成了,把貨發過去了,沒想到沒到一個星期這個訂單被退回來了。
辛苦了一個月的訂單,直接被退回,為了找到原因,王艷青直接借錢買票去廣東找到了廠家,發現自家生產的蜂鳴器音質不達標。
王艷青:大概花了十天左右的時間吧,把不合格的給重新制作了一下,把這個訂單跟返回去了,這個訂單當時讓我損失六千元左右吧。
重新發的貨廠家反饋質量很好,這讓王艷青重新看到了希望!經歷了這次失敗,王艷青對產品的質量把關更加嚴格,每件產品都親自過手,產品質量越來越好,合作廠家也穩定了下來。
王艷青:現在目前有三四個合作的廠家,反饋回來對我們的產品評價都是很高的。
誰說女子不如男,家里的頂梁柱倒了,王艷青照樣扛起了這個家。如今,王艷青的電子元件加工廠有70多平方米,還帶動附近30余名留守婦女就業,年收益超10萬元。
工人 于尚英:給這邊已經干兩三年了,天天就為了接小孩子方便,一個月反正八九百一千塊錢這樣,感覺還可以。
現在經濟上有了好轉,王艷青最大的心愿就是丈夫有一天能醒來,和自己共同努力打拼,帶動更多的人脫貧致富。
王艷青:今后我希望訂單能再多一些,也希望能給我自己家庭經濟方面能改變一下,生活條件再好一點。
誰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風順,王艷青用自己的勤勞和對丈夫不離不棄迎來了現在的好生活,讓我們為她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