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升級為“聯合社” 洋河新區釀造(酒)原糧產業發展邁向新臺階
2024年12月22日09:22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為更好促進釀酒原糧產業發展,加快推進釀酒原糧種植本土化工作進程,洋河新區鄭樓運河港產業園以改革促發展,在宿遷市釀造(酒)產業鏈黨建聯盟原糧黨建聯合體指導下,12月17日,洋河新區釀造(酒)原糧產業發展聯合社揭牌成立,這也標志著洋河新區釀造(酒)原糧產業發展邁向新臺階。
夏均是洋河新區鄭樓運河港產業園陳圩村一名種植大戶,過去四年他一直以種植水稻、玉米為主,畝產收益兩百多元。2023年6月,得知洋河開始推廣釀酒高粱本土種植,第一年他就在老家陳圩村試種了300畝,沒想到5個月后就贏得大豐收,第一年收益10萬元。今年他果斷擴種到600畝,畝產約1000斤,收入實現了翻番。夏均說,這兩年自己種植高粱收益穩定,主要得益于洋河新區張渡村糧食專業合作社以及宿遷市供銷合作總社宿遷蘇合農服等大力支持,是他們幫助村民們學技術、懂銷售,架起了致富橋梁。如今,太平村、胡李村、金溝村、梁莊村、張渡村等眾多村(社區)抱團發展,共同成立釀造(酒)原糧產業發展聯合社,種植戶們很高興。
揭牌儀式上,張渡村介紹了釀造原糧種植示范點情況,聯合社與村居、大戶代表簽訂合作協議。活動現場,市農科院釀酒高粱專家賴上坤博士還為大家介紹高粱種植技術和注意事項。
宿遷農科院釀造原糧研究室副主任賴上坤說:“聯合社的成立為我們宿遷釀酒原糧產業探索了一種新的路徑,也為我們開展亞夫科技服務,助力富民強村工作發生了一種新的模式。下一步,我們將從綠色品種、綠色栽培等方面為我們原糧產業標準化、規模化和綠色化發展,提供更多的、更全的科技支撐。”
此外,宿遷市蘇合農業服務有限公司也來到現場給大家介紹釀酒原糧收購政策,確保高于市場最低價訂單收購。
據了解,2020年6月,宿遷農科院培育“遷釀粱1號”本土高粱,率先在洋河、泗洪兩地試種4000畝。經過5年努力,如今全市高粱已擴展到“遷釀粱1號”“遷釀2301”“晉糯3號”“紅糯16號”等眾多品種,種植面積突破3.3萬畝。今年,洋河新區張渡村黨支部還聯合宿遷市蘇合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率先引入數字化高粱種植,探索出產村融合發展新模式,帶動村民家門口就業,實現村集體、農民“雙增收”。可以說,從一株高粱到一杯美酒,洋河新區依托農業資源優勢,不斷拓展和優化高粱種植基地,推動釀酒農業的擴張和升級,進而帶動原糧種植的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