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酒瓶22萬只、年產值超2億,與郎酒等名酒企合作二十余年,這家玻璃瓶廠有何魅力?
2024年09月28日09:09 來源:酒業家團隊
隨著大眾酒時代的來臨,光瓶酒上行、盒裝酒簡化,包材行業正面臨新的洗牌期。但酒業家近期走訪發現,酒瓶作為最基礎的包裝,在這一特殊時期反而顯示出較高的增長勢頭。
“包材行業里什么都可以省,最不能省的就是瓶子!”日前,酒業家走進江油東方玻璃有限公司探訪時,該公司總經理李翔一語道破其中緣由。
作為在行業內深耕近三十年的玻璃瓶廠,東方玻璃一路陪伴眾多知名酒企共同成長,其中不乏合作逾二十年的“老朋友”,在這一過程中,東方玻璃也在不斷提升產能,以滿足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據李翔介紹,“當下,一期的兩個窯爐一直處于滿負荷生產的狀態,日產酒瓶22萬只,年產值達2個多億。二期的兩個窯爐建設也在有序推進中,全部投產后,東方玻璃將具備12.4萬噸玻璃酒瓶的年產能!”
“我們剛跟郎酒合作時,郎酒的規模還不大。我們一路陪伴郎酒成長為行業巨頭,合作了超過二十年。”談起公司的客戶構成時,李翔介紹,公司的老客戶占比極高,在郎酒之外,湖北名酒稻花香、新疆伊力特、沱牌舍得、西鳳、全興酒業、甘肅金徽酒等都是東方玻璃的長期合作伙伴。
近三十年來,白酒行業經歷多輪調整期,許多白酒品牌也在曲折中實現發展,不少全國性名酒和區域龍頭酒企更取得了幾何式增長。“許多包材廠都因為行業的變化退出了市場,也有酒廠在極速增長的過程中選擇過別的供應商,但是大都還是回到與我們合作,我們是跟酒廠‘手牽手’長大的。”李翔告訴酒業家。
為何這些知名酒廠“鐘情”于東方玻璃?東方玻璃又如何多次成功穿越周期?這個答案,正寫在東方玻璃數十年如一日對品質的堅守之上。
“很多我們篩選出來的次品,實際上很難看出來有問題,許多小玻璃瓶廠都是當正品出貨了。”在生產車間,東方玻璃市場負責人顧紅拿起一款酒瓶說,“實際上這批貨我們還是很著急的,客戶也一直在催。但是為了堅守住質量底線,我們在最忙的時候,也要嚴格要求自我產品的品控達標。”
這種對品質的執拗幾乎無處不在。“比如我們高白料的瓶子,實際上品質遠高于市場要求的規格了,幾乎達到接近精白料的要求。”顧紅表示,“用高白料的價格,買到接近精白料品質的瓶子,我們通過對產品的高品質要求,為客戶提供了更具品價比的產品。”
酒業家在東方玻璃探訪時了解到,與傳統的、常規的玻璃瓶廠不同,東方玻璃還單獨設有模具研發中心,該中心擁有數控加工中心、數控車床、數控深孔鉆、數控精雕機等一批行業領先的模具制造、加工設備。
“有了模具加工的能力,我們就能為客戶更大限度地縮短產品研發交付周期。”李翔告訴酒業家,“目前,我們除了電鍍工藝之外,還具備了其他的工藝流程,如做顏色、印花、烤花、絲印、燙金等,這為我們產品的品質統一提供了保障。”
對玻璃廠而言,窯爐一旦點火運行,直至徹底報廢,中途無論經歷什么外部變化,一般都不會熄火、停止運行。
“一旦窯爐停了,再點火加熱,產生的巨大的能耗損失是任何一個工廠也不能接受的!”李翔表示,玻璃瓶廠的能耗成本極大,基本占到總生產成本的1/3,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也基本各占到1/3,“我們光是一個貼花工藝,就有300個員工。”
因而,在這樣一個勞動力密集、生產設備特殊的行業里,是沒有所謂淡旺季之分的。“一年365天,每天都是一樣的產能,這更考驗著玻璃瓶廠的長期主義思維。”
這樣的行業特性,使得東方玻璃在日常的經營中,極為注重契約精神,更不會去“賺快錢”。“有的酒廠在還沒到動銷旺季時,就提前三個月甚至半年把訂單下了,這有利于我們統籌時間安排生產。”李翔坦言,“但也有的酒廠在白酒旺季,抱著現金來要‘插隊’下訂單,這樣的客戶我們統統都拒絕了。”
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在李翔看來,正是保持著這樣的長期主義思維去誠信經營,才成就了東方玻璃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玻璃瓶廠,逐漸發展成為集規模化、現代化的為一體的玻璃包材企業,成為行業里較為先進的知名企業之一。
不能熄火的窯爐,似乎也映射著東方玻璃對當下白酒行業諸多困境的態度。在白酒行業發展近三十年、與諸多知名酒企合作二十余年的東方玻璃,對目前及未來的產業發展都有著樂觀的判斷。“這么多年來,很多十幾二十年前火紅的行業都消失了,但白酒依舊在。未來十幾二十年,還會有很多現在火紅的行業將會消失,但我們堅信白酒那時候一定也會在。”
因而,無論是從玻璃瓶廠的經營角度來看,或是從白酒行業的發展前途來看,“長期主義”是最佳答案,也是唯一選擇。
酒業家了解到,東方玻璃在去年收獲了近年來最好的業績表現,今年也有望繼續延續這一良好發展態勢。
“消費降級之下,可能消費者喝酒的檔次有下降,但是飲酒的頻次是基本不變的,甚至有可能增加,這其實對于我們專注于做酒瓶的工廠而言,是一個增長的機會!”李翔達觀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