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增長3.3倍,國產威士忌勢起,誰的機會?
2024年09月15日10:21 來源:酒業家團隊
“我們在2015年就提出了讓國產威士忌走向世界,這是吉斯波爾一開始樹立的目標。國產威士忌未來不光要在國內站穩腳跟,還要屹立于世界威士忌之林。”在日前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威士忌發展大會期間,受邀參會的吉斯集團董事長孫杰對酒業家表示。
作為國內首個高規格威士忌大會,本次活動吸引了國內外頭部企業、世界威士忌主產區、產業鏈上下游企業400余位行業人士的參與,毋庸置疑地成為了中國威士忌的又一歷史性時刻。而孫杰的擲地有聲,也承載著中國威士忌人首次齊聚的共同夙愿:集世界之力,推動中國本土威士忌的發展。
也是在這場大會期間,酒業家對話孫杰,從國產威士忌先行者吉斯波爾身上,我們看到了國產威士忌的野心與信念、機遇與挑戰、未來與想象。
伴隨這場大會的召開,“國產威士忌熱”變得具體而真切。
“2023年,中國威士忌總產量達到5萬千升,同比增長127%,首次超過進口量;國內威士忌市場規模55億元,同比增長10%。”大會上,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中國威士忌產業發展報告》中的一串數字令中國威士忌人集體振奮。
而對比中國酒業協會今年與去年發布的兩份《中國威士忌產業調研報告》,酒業家還發現,2024年中國境內威士忌項目已從2023年的24家增至2024年的45家,近乎翻倍。從產能上看,目前中國威士忌實際蒸餾產能為4.5萬千升,總設計蒸餾產能為8萬千升,總產能規劃為25萬千升,同比上一年分別增長50%、33.33%、66.66%。橡木桶保有量45萬個,同比增長50%。
“目前威士忌在中國正逢其時,已經成為一個風口。”誠如孫杰所言,在國際酒業巨頭密集布局、威士忌釀造本土化、上下游產業鏈逐漸完善等因素下,國產威士忌正迎來“黃金時代”。
將時間維度拉長,從2013年的12.88億到2023年的55億,10年間,我國威士忌市場規模增長約3.3倍。作為國產威士忌的重要一員,吉斯波爾是見證者亦是親歷者。從2012年開始布局威士忌,到2013年批量蒸餾,吉斯波爾的威士忌生產已有11個年頭。
回到當下,吉斯波爾也以先行者的身份走在了國產威士忌的前列。孫杰介紹,截止2023年,吉斯波爾的威士忌產能達到2500噸,今年將在現有7套蒸餾設備基礎上再增加一套,2024年產能預計達到3000噸。“在產能上,我們排在(全國)前十是沒問題的。”孫杰對酒業家表示。
在產能穩步提升的基礎上,吉斯波爾的市場也逐步打開。“(銷售)一個月比一個月好,基本已經打開銷路,接下來我們還會加大線上業務。”孫杰告訴酒業家,目前吉斯波爾的國內市場已深入廣東、深圳、海南、江西、上海、北京、山東等省份,銷售額同比去年也實現了翻番。
更值得關注的是,相比國內,吉斯波爾在海外市場的表現更為亮眼,不僅出口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韓國、泰國等多個國家,更重要的是,其口感與品質更得到了國外消費者的廣泛認可。
“參加國外展會的目的是為了試水國外消費者是否認可中國威士忌,參展后我們有底氣了,其實國外消費者也同樣喜歡柔順口感。”孫杰坦言,長期以來,國外市場多以口感較烈的蘇格蘭泥煤威士忌為風向標,但隨著頻頻走出國門參展,發現全世界消費者都是共通的,只要有好品質、高性價比,都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這給了吉斯波爾莫大信心。
在這場首次集行業集體智慧探尋中國威士忌發展路徑的會議上,一個共識也正在形成:即中國威士忌要走本土化路徑,根植于本土審美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本土消費文化,并逐步建立中國威士忌的產區認證、產品標準、品飲方式、賽事評價、人才體系。
事實上,這也是入局威士忌產業十多年的吉斯波爾早已確定的路徑。2015年,“做適合中國人口感的威士忌”成為其為本土化找準的定位。
“作為先行者,我們沒有現成的路可走。過去十多年我們也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不斷探索。一開始也不清晰,以為模仿國外威士忌產區才有希望。但經過一兩年,我們發現這個觀點不對。如果只是一味模仿,我們將永遠沒有話語權、沒有自己的特色,所以我們認識到要做自己的品牌,還是要立足本土化,利用本土優勢,包括水源、氣候、企業自身優勢等等。”大會上,孫杰分享。
在這一信念下,吉斯波爾開始了多年的探索,并形成了一套根植于中國特色、獨屬于吉斯波爾的東方威士忌釀造體系。
在釀造上,吉斯波爾于行業內率先提出了“55432”的企業標準,即5種香型、5種桶型、4年最低陳釀、3重蒸餾及雙酵母發酵。其中,5種香型包括以東方檀香、東方茶香、東方咖啡香、東方果香、東方泥煤香等具有本土特色的產品矩陣。在蒸餾上,其與國內設備廠家共同研發出獲得國家專利的三重壺式蒸餾器,采用獨創的三重蒸餾,使酒體更為純凈、柔順。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其打破了橡木桶的桎梏。依托深耕家具行業30年的技術積累,吉斯波爾采用中國本土生長的蒙古櫟,自主研發出以蒙古櫟雕堡桶、雕堡波爾桶、雕堡獅濤桶、雕堡雪莉桶、雕堡冬熊桶為代表的5種國產且擁有專利的雕堡橡木桶。目前,其橡木桶實現了100%自給自足,擺脫了對進口橡木桶的依賴,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在文化上,吉斯波爾依托道家文化發源地之一的昆崳山,一方面秉承“道法自然”的精髓,遵循“三零加”的(不加糖、不加香料香精、不加焦糖色)經營理念;另一方面聚焦煙臺產區昆崳山核心產區概念,打造“半島國威”,并成功將中華傳統文化、本土文化與國產威士忌進行結合,使其產品獨具東方韻味,成為國產威士忌的一張新名片。
可以看到,在本土化這條路上,吉斯波爾儼然已經探索出了適合自己的路徑,本土特色根植于其每一瓶威士忌誕生的每一個節點。
在這場會議上,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郭新光透露,中國的威士忌標準已經在進行第三次修訂。當中國威士忌本土化命題與“吉斯波爾們”作為其中個體的探索并駕齊驅,國產威士忌的命運改寫,或許正在不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