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在“非遺”這個賽道,瀘州老窖一騎絕塵?
2024年08月14日07:31 來源:酒業家團隊
在第一季收獲播放量、口碑雙佳之后,《非遺里的中國》迎來第二季,于8月10日20點檔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播出,央視頻全網獨家首播,瀘州老窖繼續獨家冠名,與節目組一起帶領廣大觀眾走進廣西,品味八桂非遺的獨特魅力,感受千年文化瑰寶與時代創新的和諧共生。
酒業家獲悉,截至目前,廣西壯族自治區已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70項,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115項,其中有3項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長久以來,對于廣西,大家更為熟知的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相較之下,廣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則處于“被低估”狀態。這一次,《非遺里的中國》將鏡頭對準廣西非遺瑰寶,廣大觀眾在單霽翔、王祖藍的帶領下領略瑤族蝴蝶歌、白褲瑤銅鼓舞、壯族三聲部民歌、武鳴府城古法紅糖制作技藝等非遺項目的獨特魅力,感受壯美廣西的山水人文,看到廣西多民族的非遺文脈在傳承和創新中不斷煥發新生。
作為連續兩季《非遺里的中國》的獨家冠名商,瀘州老窖在長達700年的發展歷史中同樣積累了璀璨的歷史文化和始終引領行業的釀造技藝。這一次與節目組共同探尋廣西非遺,展現了瀘州老窖對于非遺文化的熱情,對于非遺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責任,與此同時也向新老觀眾強化了瀘州老窖“非遺釀造”的形象。
值得關注的是,《非遺里的中國》第二季創新運用“5G+4K/8K+AI”科技成果,全方位展現非遺的歷史底蘊、匠心傳承、民族韻味、中國智慧、東方美學,呈現非遺在新時代“亙古亙今、日新又新”的發展。
在非遺領域,瀘州老窖堪稱中國白酒界的標桿,在700年的歷史中,瀘州老窖致力于創造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從首創甘醇曲到總結出一整套大曲酒工藝技術,從出版新中國第一本釀酒教科書到舉辦釀酒技藝培訓班,推動形成“濃香天下”的行業格局,瀘州老窖以超前的格局讓非遺更加鮮活,讓非遺技藝造福行業。在這個領域,瀘州老窖的創造力和引領力堪稱典范。
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于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被譽為“活技藝”,與持續釀造451年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73國寶窖池群并稱“活態雙國寶”,經24代瀘州老窖釀酒人口傳心悟、師徒相承700年至今,它從未斷代、經久不衰,又經一代代探索實踐、融合創新而不斷發展完善,是中華民族長期勞動的物質和智慧結晶,是不可復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隨著民族自信與文化自信不斷提升,探尋非遺越來越成為大家感受傳統文化魅力,貼近歷史脈搏的最佳方式之一。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白酒文化源遠流長,其所創造的非遺文化絢麗多彩。
1324年瀘州老窖始創濃香白酒傳統釀制技藝,開啟中國白酒新篇章,在此后至今的700年時光中,瀘州老窖國窖人不忘初心、守正創新,創造了中國白酒行業最為寶貴的技藝與文化,這些記憶與文化在新時代以非遺的形式呈現,讓那些中國釀酒史上的經典重現榮光。
一直以來,瀘州老窖在非遺技藝方面不斷精進,在傳承中實現創新突破,引領行業進行品質升級;在行業責任方面,對非遺的保護與傳承進行支持,通過冠名《非遺里的中國》等形式,進一步呼吁大家對非遺的重視。而這一切,都是因為瀘州老窖對“非遺具有不可復制性”這一特點擁有深刻的認知。
2024年是我國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周年,實際上,瀘州老窖對于非遺的保護已遠超20年,收獲了全行業的認可與贊譽。
早在1995年,瀘州老窖就對具備歷史文化價值的釀酒作坊進行修繕,并修建酒史陳列館,展出大量圖片、資料、實物。在過去的十幾年間,瀘州老窖每年都會投入專項維護經費,用于老作坊、窖池群及周邊環境的整治、維護等工作。2022年初,全新升級的瀘州老窖博物館正式開館,讓人們可以透過文化遺產直觀領略中國文化之美。
瀘州老窖以《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瀘州老窖導師帶徒活動的實施辦法》等多項制度為支撐,通過成立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傳承保護協會,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保護規范,建立起了強大的專職保護機構,持續提升對非遺技藝與文化的保護效能。
除此之外,瀘州老窖從歷史與文化中深度挖掘價值,恢復了一批極具意義的項目與禮儀。2008年起,瀘州老窖在傳統的祭祀和封藏儀式上恢復創新,打造出一年一度的品牌文化盛典——“瀘州老窖·國窖1573封藏大典”,并持續舉辦“懷玉杯”釀酒技能大賽、“春江酒月夜”中國酒城·非遺之夜等眾多活動,助力非遺文化永續傳承。
這些傳承與創新兼具的活動,讓白酒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芒,以現代的表達方式讓人們關注中國白酒文化、關注中國非遺文化。
得益于持續的探索與創新發展,瀘州老窖在文化遺產領域的收獲與成就也傲視行業。
1573國寶窖池群已經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2024年1月,瀘州老窖被正式認定為中國濃香型白酒起源地;2024年3月,瀘州老窖入選2023-2025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名單。
在顯性的榮譽背后,瀘州老窖更獲得了行業地位上的持續提升。
首先,瀘州老窖通過對非遺傳承與創新的持續投入,建立行業引領者的形象,構建了具有權威性的話語權。
其次,通過與《非遺里的中國》等節目與平臺跨界合作,倡導非遺生生不息,無形之中強化了“活態雙國寶”在消費者中的超然地位,這也進一步提升了“濃香鼻祖”的行業地位。
第三,與《非遺里的中國》等節目的合作對于品牌的影響力和美譽度也起到了巨大的提升作用,酒業家獲悉,《非遺里的中國》第二季廣西篇播出以來,3個主話題登上熱搜主榜,28個熱搜詞登上廣西14個同城,#世界上最矮的馬有多矮# #廣西米粉每一款都看得人好餓#等話題接連登上微博熱搜要聞榜,實現全網曝光7.53億人次、熱門話題閱讀增量4.03億、節目主話題閱讀量累計20.2億。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近20個葡萄酒和烈酒產區進入世界遺產名錄,后者對于推動相關產區、品牌構建全球影響力方面頗具效果。中國白酒歷史悠久,瀘州老窖更是有700年的賡續傳承。隨著中國白酒國際化進程加速,瀘州老窖將以更加從容的姿態,向世界展示中國非遺技藝的獨特魅力,從而提升國際競爭力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