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時期的“黃埔軍校”,瀘州老窖以科技創新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2024年06月02日07:08 來源:酒業家團隊
今年是瀘州老窖始創濃香釀制技藝第700年,經歷24代傳承與突破,期間郭懷玉、舒承宗、陳奇遇等不同時代的行業宗師,推動瀘州老窖持續保持行業引領者的優勢。在如今的行業新時代,傳承歷代宗師衣缽的不僅僅是一代代的釀酒技藝傳承人,還有那些極具創新精神的科技創新者。
近日,在第八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瀘州老窖成功舉辦2024年科技和人才工作大會,會議上發布了自2015年至今的十大科技創新成果,對近十年來瀘州老窖杰出的科技成果和對科技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才進行了表彰。
其中,瀘州老窖釀酒公司副總經理秦輝等5名同志榮獲“瀘州老窖杰出科技人才”,品創公司副總經理敖宗華等5名同志榮獲“瀘州老窖優秀導師”,品創公司科研技術骨干賈俊杰等6名同志榮獲“瀘州老窖聯合培養優秀人才”,釀酒公司科研技術骨干黃孟陽等20名同志榮獲“瀘州老窖科技之星”。
這是瀘州老窖乃至全行業科技工作者共同的榮譽,帶著這份榮譽,瀘州老窖在新時代將繼續引領中國白酒行業的創新發展之路,為中國酒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更澎湃的動能。
瀘州老窖素有中國酒業“黃埔軍校”之稱,在人才培養和技藝傳承方面形成了獨有的雙軌制:內部培養與外部吸收并重。
向內,瀘州老窖的科技創新人才在近10年內實現大幅增長,組建了一支460余人的科研隊伍,相較于“十二五”期間增加了162.71%。其中通過瀘州老窖在職員工學歷或學位提升工程,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200余人,開展員工職稱技能晉升工程,擁有高級職稱100余名。截至目前,瀘州老窖擁有中國釀酒大師4名、正高級工程師17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8名、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12名,相較“十二五”末“領軍人才”數量增加156.25%。毫無疑問,無論是人才數量還是人才質量,瀘州老窖都全面領先行業,是行業科技創新的中堅力量。
向外,瀘州老窖兼容并蓄、廣泛吸納高級專業人才,并為其打造施展技能的頂尖平臺。近年來,瀘州老窖通過依托國家固態釀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技平臺,柔性引進鄧子新院士、孫寶國院士等國內外頂尖專家加入;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培養博士后81名,為行業輸送高水平復合型學術技術人才。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本次會議,瀘州老窖宣布聘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教授孫寶國擔任公司首席科學家,今后孫寶國將指導瀘州老窖科研規劃、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等工作。
正如孫寶國院士所說,“瀘州老窖是白酒行業科技創新的先行者,深刻踐行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創新,瀘州老窖已成為行業“智改數轉”示范標桿。
在更為漫長的早期,一代又一代工匠、大師用天賦和匠心引領著瀘州老窖和白酒行業的創新發展。進入現代后,瀘州老窖構建科學化的人才培養機制、打造高素質的人才隊伍,以科技賦能創新引領。
憑借著“傳承不守舊,創新不離宗,尊古不泥古”的理念,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傳承了700年、24代人。時至今日,在瀘州老窖的各大車間,師徒之間的口傳心授仍在持續。
去瀘州老窖參觀的游客大多數都會向往7001車間,這個車間除了持續不間斷釀造451年的國寶窖池,還隱藏了瀘州老窖的另外一個“秘密”——國窖班,也就是在7001車間工作的釀酒班組。國窖班中很多年輕人畢業于國內外知名大學,擁有本科或碩士學歷。他們從象牙塔走進釀酒車間,不僅僅是被中國白酒文化所吸引,更是因為瀘州老窖為其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華、推動白酒生產創新發展的平臺。酒業家獲悉,從這里出去的很多釀酒師傅,最終都逐漸成長為瀘州老窖科技創新的領軍人物。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瀘州老窖的本科學歷員工占比超過80%,人才素質傲視行業。
瀘州老窖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淼在會議上表示:瀘州老窖要積極打造高素質的科研人才隊伍,為科技創新提供強大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進一步完善人才頂層設計,持續探索復合人才培育新模式,著眼于培育具有前瞻性思維以及行業轉型升級所需要的人才,厚植數字人才培育基礎,深化高校、研究機構、企業聯合精準培養機制,促進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
2024年是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不斷代傳承的第700個年頭,也是瀘州老窖沖刺“十四五”的關鍵之年。此次大會不僅是對瀘州老窖科技創新和人才工作的全面總結和表彰,更是對未來科技創新和人才發展的規劃和展望。未來,瀘州老窖將繼續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砥礪前行,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