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件堅持了14年的事,看赤脈酒業的確定性
2024年03月04日08:16 來源:酒業家團隊
醬酒產業中場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
近日,于酒業家首發的《2023-2024年度中國醬酒產業和市場相關觀察》(下稱報告)指出,我國醬酒產業仍處于成長期與中場階段,品類整體增長和品牌強分化共存。
這意味著,醬酒產業競爭將愈發激烈。當品牌向頭部醬酒企業越發集中的產業規律下,具備品質基礎但規模不大的品牌在中場競爭中實現突圍?這是醬酒產業大多數企業正面臨的課題。
2021年,醬酒行業進入中場。過去兩年中,疊加白酒行業的調整期,醬酒逐步回歸理性,品牌分化逐步加劇。2023年,醬酒產業進入強分化年。
當然,供給端的競爭加劇與消費端的醬酒擴容并不沖突。報告顯示,2023年全國主流市場核心消費人群醬香化的趨勢仍在持續擴大,而且不可逆轉。目前醬酒的整體消費滲透率已經超過30%,并有望在十年以內超過50%。同時,貴州、山東、河南、廣東、福建、廣西、海南等市場醬香滲透率已超過了50%。
可見,當前階段的醬酒產業尚處于機遇與挑戰并存、且機遇大于挑戰的階段,醬酒的增長空間仍然具有巨大潛力,中場競爭也遠遠沒有結束。在此背景下,未來的醬酒品牌競爭,核心競爭要素是什么?頭部之下,更多的“其他”品牌如何突圍?
答案依然是品質。“任何消費品競爭,品質是底層邏輯,品牌是頂層邏輯。”報告指出。可見,品質為王在任何階段都是重中之重。
從醬酒品類而言,源源不斷的產能是支撐品質的基石,更是其品質的象征。但在2023年,投產成為眾多醬酒企業的難題。2023年,酒業家調研仁懷醬酒企業時發現,在招商乏力、動銷不暢的背景下,不少企業資金鏈斷裂,減產或停產成為不得不做的選擇。
赤脈酒業則是仁懷產區堅持投產的典型代表。酒業家近期了解到,在醬酒產業降溫的2023年,赤脈酒業仍然堅持投產。
事實上,赤脈的堅持與篤定有跡可循。在寸土寸金的仁懷產區,“十年只釀不賣”的赤脈酒業早已擁有業內公認的品質基因。從2010年成立但直至2020年,其才推出“赤脈·真齡6”、“赤脈·真齡9”兩款單品,用10年時間構筑起赤脈酒業的品質壁壘。
在每年持續投產的背景下,赤脈酒業已積累下優質醬香基酒數千噸。著眼當下與未來,優質醬酒仍然是稀缺資源,而持續投產的赤脈醬酒也具有把握醬酒擴容機遇的底氣與確定性。
赤脈的持續投產也揭示出其市場的良性運轉。將時間的維度拉長,上述兩款單品一上市便廣受消費者歡迎,赤脈酒業也由此接住了彼時醬酒熱的“潑天富貴”,而在過去兩年醬酒渠道庫存高企、動銷不暢的行業背景下,赤脈酒業亦有不俗的表現。如今,經過三年市場培育的赤脈醬酒已經擁有穩定忠實的消費群體,具備了一定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這與赤脈品牌力的提升密不可分。過去兩年,在筑牢品質底層邏輯之下,赤脈也在持續夯實品牌這一頂層邏輯。2022年,赤脈正式更名,此舉也被視為赤脈品牌化運營的決心。此后,赤脈酒業不僅實現了公司名稱與產品名稱的統一,也有效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另一方面,在中酒展的平臺上,赤脈酒業也不斷積蓄勢能。自2019年首次試水第三屆中酒展,赤脈與中酒展就結下了不解之緣、合作不斷加深。
2020年,赤脈酒業線下首場上市發布會在第四屆中酒展期間舉行,并獨家冠名首屆中國醬酒產業年會;2021年,赤脈首席贊助第五屆中酒展;2022年,赤脈榮膺第二屆華南中酒展的首席贊助商,第六屆中酒展期間,“赤脈之夜”重磅亮相;2023年,赤脈繼續亮相第三屆華南中酒展與第七屆中酒展……
在此過程中,赤脈營銷網絡的觸角伸向全國,更收獲了核心消費圈層。
時間回到當下,赤脈酒業也將八度攜手中酒展,亮相2024(第四屆)華南中酒展B02展位,持續進行品牌深耕。而為了進一步擴大赤脈醬酒的圈層影響力,赤脈也在本次中酒展推出了相關活動。